第一章
任昉沉默不言。这时窗外传来落雨声,伴随着阵阵闪电与惊雷,令凄清的夜晚徒增了几分惊怖。
任昉望向窗外几眼,叹气道:不知这场突如其来的雨,又将淹没多少农田,又有多少百姓交不上租而无家可归。
先生竟替百姓担忧
老人家,实不相瞒,某便是这山下义兴郡太守任昉。
老人站起身来,在屋中踱步许久,又端坐下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已经多年未曾面见过朝廷官员了。
老人那深邃而平静的眼眸中,仿若有一抹难以捉摸的幽光一闪而过,恰似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他微微眯起双眼,眼睫轻轻颤动,似是陷入了遥远而悠长的回忆之境。
许久,他缓缓开口道:太守大人,这世间的苦难繁多,岂是你一人能全部解决的
任昉神色坚定,道:虽不能全部解决,但我既然身为太守,就理应为百姓尽一份力,能多帮一人是一人。
你的心意可嘉。只是这天下大势,如洪流滚滚,个人之力不过是沧海一粟。微笑着点点头。
任昉却不以为然,说道:若人人都因力量渺小而不作为,那百姓又何以为生我虽只是一个小小太守,但也想在这一方土地上,让百姓的生活能有所改善。
天下纷乱依旧,皇帝轮换不停,今日圣上或许姓司马,明日又姓刘,再过几日又轮到萧了,更不用说那始终铲不除的危害朝政稳定的世家大族,百姓何来安定老人越说越激动,不经意间打翻了酒杯。
任昉大吃一惊,慌忙扶起酒杯,道:老人家,您也曾是父母官吧,敢问您姓名
老人冷静下来,吹掉了屋里的灯,黑暗仿佛汹涌的潮水,从屋子的每一个角落奔腾而出,以一种令人窒息的速度瞬间将整个任昉吞噬。那黑暗浓郁得如同化不开的墨团,神秘的气息在其中弥漫,任昉感觉好像有无数秘密隐匿其中。窗外,风雨依旧在肆意咆哮,似乎在低语着往事。
你知道晋肃祖司马绍的事迹吧。老人用一种平静的语气问道。
任昉感到神奇,但还是认真地回答道:肃祖司马讳绍乃两晋明君,外退夷族,内平王敦,定江左司马氏家业,葆华夏正统之纯正,功在千秋,人赞曰:‘明明肃祖,阐弘帝胙。英发夙发,清晖载路。奸逆纵忒,罔式皇度。躬振朱旗,遂豁天步。宏猷渊塞,高罗云布。品物咸宁,洪基永固。’只可惜天妒英才,肃祖不及而立之年便崩殂,可叹可叹。
哼哼,天妒英才,老人用不屑的语气说道,后世人都是这么评价他的吗
任昉说道:窃以为若是肃祖在世,定当回都中原!
回都中原即使他不中道崩殂,也会死在世族的手里!
在黑暗中,任昉也能看清楚老人眼中的黯然神伤。
若是我告诉你,司马绍是自愿赴死的,你会作何感想老人道。
自愿赴死怎么可能肃祖当时已平定王敦之乱,协调各世族关系,稳固朝政,大业将成,怎可死于世族手中又怎能自愿遗弃丰功伟业
老人站起身来,从角落古书堆里翻出来一本,若有所思地抚摸着书皮,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道:这本书是我编写的一本棋谱,我给它取名叫《烂柯谱》。他放下书,回到任昉面前,继续说道: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关于这本棋谱的故事:晋太康四年,信安有樵夫名王质,一日上山劈柴,见两道童对弈于路边,王质停下来观奕,道童以一枣与之,王质将其含于口中,不觉饥饿。少顷,道童曰:‘汝何不去’王质此时方知自己的斧柯已烂,下山后才知人间已过数十年许。
data-faype=pay_tag>
见过太医后,晋明帝司马绍的内心依旧难以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