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韩的人生笔记*著
——作者有话说:如今很多人活得像一场大型真人秀
弹幕比台词多,点赞比掌声响,
却总在深夜把在线调成隐身。
小时候,
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
后来才发现,
连锦鲤都是别人转发的。
在躺平和内卷之间,
反复仰卧起坐,
工资追不上房价,
发际线倒是跑得挺快。
朋友圈里岁月静好,
微博小号疯狂咆哮,
一边人间不值得,
一边再苟一天试试。
我们擅长用表情包抒情,
用哈哈哈掩盖我累了,
用裂开代替救救我。
有人说我们佛系,
其实只是明白——
人生不是热血动漫,
而是一场生存游戏,
存档点是自己画的,
外挂是熬到周末。
最后,
我们终于学会:
在凑数的人生里,
给自己颁发最佳参与奖。
(毕竟,来都来了)
我睁开眼时,窗帘缝隙里漏进来的阳光已经在地板上画出一道金线。手机显示六点四十三分,比闹钟设定的时间早了十七分钟。这具身体似乎比我的意识更了解济南的夏天——清晨的凉爽转瞬即逝,想出门就得趁早
趿拉着拖鞋走到窗前,唰地拉开窗帘,整座城市正在晨光里舒展筋骨。楼下早点铺的蒸笼已经腾起白雾,穿橙色马甲的环卫工正把最后一簸箕落叶倒进垃圾车。我灌下一杯隔夜的凉白开,喉咙里泛起淡淡的铁锈味。今天没什么计划,就想在济南城里随便走走。
芙蓉街的早市正热闹着。青石板路被露水打得发亮,踩上去像是踩在时间的镜面上。卖豆腐的大爷用长柄铜勺敲着木桶边缘,当当声能传出半条街。我站在他的三轮车旁,看他用纱布包着豆腐轻轻一压,乳白的浆水就顺着指缝流进塑料桶里。
小伙子,头回见你啊。大爷把豆腐装进塑料袋,系绳的动作像在给礼物打蝴蝶结。
搬来半年了,第一次起这么早。我接过豆腐,触手生温,像捧着一块柔软的云。
他笑起来时眼角堆起的皱纹让我想起老家的父亲:济南的早晨可比晌午有意思多了。说着又掀开另一个木桶,尝尝这个,槐花豆腐,就这个月有。
槐花的甜香混着豆腥味钻进鼻腔,我突然想起大学时那个总在早读课偷吃葱油饼的河南室友。食物是有魔法的,一口下去能拽出记忆里最意想不到的片段。
转过街角,三个穿校服的初中生围在煎饼摊前。扎马尾的女孩正把最后一口煎饼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从书包侧袋掏零钱。她的帆布鞋上画着卡通图案,左脚是皮卡丘,右脚居然是个二维码。煎饼摊主手腕一抖,面糊在鏊子上摊成完美的圆,打鸡蛋的动作像在表演杂技——蛋壳在铁铲上一磕一掰,蛋黄蛋白滋啦一声坠入面饼的怀抱。
我站在梧桐树荫里看了十分钟。树上有知了在叫,声音像生锈的发条玩具。卖气球的老人牵着几十个卡通氢气球走过,那些漂浮的彩色脑袋把阳光过滤成糖果色的光斑,在行人脸上跳来跳去。
护城河边的柳树把枝条垂进水里,像是要捞起自己水中的倒影。我沿着河岸慢慢走,石栏杆被晒得发烫。有个穿太极服的老人在空地上练剑,剑穗甩出的弧线比柳枝还柔。他身后五米处,两个外卖小哥坐在电动车上等单,一个在刷短视频,另一个正把豆浆杯上的塑料膜撕成细条。
让一让!让一让!
身后传来急促的车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