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条,上面写着:以守护为剑,以慈悲为甲,此乃萧家之道。书生将纸条小心收好,继续踏上征程。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将与这个伟大的家族,产生奇妙的联结......
春雨如酥,打湿了忠烈祠前的青石板。年轻书生陆明远轻抚着槐树上新刻的诗文,墨迹未干的字句让他心头一震:薪火相传照古今,山河无恙见初心。
小哥可是要进京赶考身后传来苍老的声音。陆明远转身,见一位白发老者拄着拐杖,腰间挂着的铜铃随风轻响。老人家,正是。陆明远恭敬行礼,目光却被老者手中泛黄的书卷吸引。
老者翻开书页,露出半张残缺的地图:这是当年萧明大人治水时所绘,如今黄河改道,旧堤多有隐患。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铜铃晃动间,陆明远瞥见铃身上隐约的萧家纹章。
进京途中,陆明远的马车在荥阳被暴雨困住。城中积水过膝,百姓们正用萧家流传的叠石筑堤法抢险。他跳下马车帮忙,却在人群中发现几个鬼鬼祟祟的黑衣人,正往堤坝下搬运油纸包裹的物件。
不好!有人要炸堤!陆明远大喊一声,冲上前去。黑衣人抽出短刃,其中一人狞笑道:萧家余孽管闲事,活腻了打斗间,陆明远怀中的纸条飘落,被黑衣人首领瞥见。
这字迹...你和萧家有什么关系首领夺过纸条,脸色骤变。陆明远趁机抢回纸条,却见对方腰间挂着与老者相似的铜铃。
混乱中,薪火营的哨箭划破夜空。为首的正是萧明的孙女萧若璃,她长剑一挥,黑衣人顿时溃散。多谢公子相助。萧若璃捡起地图残片,眼中闪过惊讶,这地图...你从何得来
原来,老者竟是当年夜枭的旧部。临终前,他将地图托付给陆明远,却未说明缘由。萧若璃看着纸条上的字迹,突然想起祖父书房里的手札:总有一天,会有人续写萧家的故事。
与此同时,京城暗流涌动。新上任的工部侍郎周显,表面推行新政,实则暗中勾结江湖势力,企图破坏各地水利工程。他派人四处搜集萧家旧物,更在暗中追查薪火营的下落。
陆明远随萧若璃来到萧家老宅。月光下,残垣断壁间的槐树依然挺拔。萧若璃推开尘封的书房,取出一本《治水策》,扉页上祖父的字迹力透纸背:水利乃国之命脉,民心之本。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周显竟是徐元礼的外甥。当年徐家倒台后,他蛰伏多年,企图卷土重来。他利用工部职权,将劣质石料用于堤坝建设,又收买江湖帮派制造事端,妄图嫁祸薪火营。
黄河汛期将至,周显的阴谋即将得逞。陆明远和萧若璃决定将计就计,在荥阳堤坝设下埋伏。他们利用萧家流传的机关术,在堤坝内暗藏玄机,又联合各地百姓,布下天罗地网。
决战当夜,暴雨倾盆。周显亲自带人引爆堤坝,却发现炸药毫无作用。原来,陆明远根据地图上的提示,用特殊材料加固了堤坝。薪火营与百姓们从四面八方杀出,周显的阴谋彻底破产。
经此一战,陆明远放弃科举,加入薪火营。他跟随萧若璃走遍天下,将萧家的治水之术、守护之道传播四方。每到一处,他们都会建起学堂,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讲述萧家的故事。
多年后,陆明远编撰的《山河志》问世,其中记载着萧家数代人的传奇。书的最后一页,画着一棵参天槐树,树下是手捧书卷的孩童,远处是安居乐业的百姓。
时光流转,忠烈祠前的槐树依然年年开花。人们传说,每当月圆之夜,还能听到树下传来朗朗读书声,仿佛萧家的故事,永远不会落幕。而那象征守护的薪火,也将一代又一代,照亮华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