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淋时,总把蛋筒转三圈再舔第一口,说这样奶油分布最均匀。
苹果的甜香混着走廊的风,吹得信纸沙沙作响,小满忽然想起上周在便利店,看见莎莎踮脚拿顶层的味牛奶,马尾辫垂在后背,辫梢还别着和陈雅同款的银色蝴蝶发卡,收银员笑着说:小姑娘每周都来买这个,味卖得最好。
夜很深了,月光将折叠自行车的影子投在墙上,那是他用三个月早餐钱换来的偶遇神器,车筐里还留着上次帮莎莎买的蛋糕包装纸。
终于,他写下:你讲题时,会用红笔在错误步骤旁画哭脸,眼睛向下弯,像只委屈的小兽;在正确答案旁画笑脸,嘴角的痣刚好落在弧线中间,像画龙点睛的一笔;你买冰淇淋时,总会把蛋筒举到眼前,顺时针转三圈,说这样能让奶油和蛋筒充分贴合,第一口要舔掉顶端的尖角,因为那里最甜;下雨天跑过连廊时,马尾辫会甩出漂亮的水痕,发梢的水珠落在瓷砖上,形成一排小小的抛物线——这些碎片拼成的你,比任何几何图形都更让我心动。信末,他夹进一片从操场捡的银杏叶,叶片边缘有些泛黄,却完整保留着叶脉的纹路,像极了莎莎讲题时画的坐标系。
第二天课间,陈雅将折成信封形状的情书塞进莎莎的书包时,小满正假装在看黑板上的课程表,手指却把粉笔攥得咯咯作响。直到放学时,莎莎路过他的课桌,轻轻说了句谢谢你的信,他才发现她的耳朵尖微微发红,校服口袋里露出一角蓝色的信纸,上面隐约可见银杏叶的轮廓。
那天晚上,小满躲在宿舍被窝里,用手机手电筒照着天花板,看见银杏叶的影子在墙上晃动,忽然想起莎莎在便利店说的话:糖要含在嘴里慢慢化,就像喜欢一个人,要慢慢感受那些小细节。
第四章
高三的漫游者
老校区的秋天带着陈旧的木香,红砖墙爬满的爬山虎已经泛黄,石板路裂缝里的小草已经枯萎。高三开学后,学生们大多在外租房,小满从陈雅口中得知,莎莎住在县医院后面的红砖楼,三楼第二间,窗外的晾衣绳上,永远挂着几件干净的白衬衫,随风摆动时,像一群展翅欲飞的白鸽。
每个周末傍晚,小满都会骑着那辆因电话费充值获赠的折叠自行车,在红砖楼附近游荡。夕阳给红砖墙镀上金边,巷口的便利店老板娘认得他,每次都会笑着递上冰镇可乐:小伙子,又来等同学呀你那位同学啊,每周三都来买蛋糕,跟你一样,专挑靠窗的位置坐。
玻璃罐里的糖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极了莎莎嘴角的微笑,小满总会红着脸接过可乐,假装不经意地望向红砖楼的方向。
冬月的某个寒冷的傍晚,空气里飘着梅花的香气。小满停在便利店门口,看老板娘给玻璃瓶系红绳——和莎莎给梦梦打包蛋糕时的手法一模一样,都是先绕两圈,再打个蝴蝶结。
忽然,巷口传来电动车的突突声,他抬头,看见那辆熟悉的粉色电动车驶来,车筐里躺着本《数学》,扉页上的签名林莎莎被雨水洇开,像朵正在绽放的花。他的心跳陡然加快,手指几乎握不住车把。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见二楼第三间窗户闪过白衬衫的衣角,紧接着传来莎莎的笑声,混着电视机里的新闻播报声。
他在楼下逗留了二十分钟,数清了防盗网有17根铁条,看了3次便利店的时钟,分针从12走到4,终于看见莎莎抱着习题集走下楼。来借书莎莎的语气像平常在教室门口遇见般自然,却没发现他攥紧车把的手心里全是汗。
她递过一本《微积分初步》,封面贴着张便利贴,上面画着个笑脸,旁边写着:这章的中值定理很适合你,就像你总能找到解题的‘中点’。那晚回家的路上,小满发现车筐里多了颗水果糖,糖纸印着味,背面用铅笔写着:下周模考加油,你比抛物线更有上升空间——来自抛物线仙女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