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角,太后正满意地微笑。
从那天起,一道无形的墙在李光允和杨瑾安之间筑起。太后时而在他耳边讲述杨家如何嚣张跋扈,时而安排宫女在杨瑾安面前议论皇帝对她的厌恶。两颗原本可以靠近的心,在太后的精心设计下,渐行渐远。
第二章
景和二十四年春,杨瑾安入宫已满一年。
十岁的她站在御花园的梨树下,仰头望着满树繁花。春风拂过,雪白的花瓣纷纷扬扬落下,沾满了她的发梢和衣襟。
陛下,快看!下雪了!杨瑾安转身,朝着不远处正在读书的李光允喊道。
十三岁的李光允抬起头,看见站在花雨中的杨瑾安,一时恍惚。阳光透过花瓣的缝隙洒在她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边。
胡闹,春日哪来的雪。李光允板着脸说,却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过去一年,太后不断在他耳边灌输杨家如何居功自傲,要他远离杨瑾安。可每次见到这个活泼灵动的小姑娘,他总会不自觉地被吸引。
杨瑾安小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把花瓣:陛下您瞧,这不是雪吗
花瓣从她指缝间滑落,有几片沾在了李光允的衣袖上。他下意识地想拂去,却闻到一阵清香。
陛下,明日就是清明,听说宫外会放纸鸢,我们能去瞧瞧吗杨瑾安眨着大眼睛,满脸期待。
朕乃一国之君,怎能随意出宫。李光允皱眉,却想起自己从未见过民间的风筝比赛。
杨瑾安看出他的犹豫,凑近一步:那我们在宫里放好不好我给杨忠传话让他从宫外采买两个进来,一个给陛下,一个给我。
她身上带着梨花的香气,李光允不自觉地深吸一口,等反应过来,已经点了头。
太好了!杨瑾安高兴地拍手,我的风筝一定比陛下的飞得高!
放肆!李光允突然沉下脸,你怎敢与朕相比
杨瑾安的笑容僵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受伤:我...我只是开玩笑...
李光允看她惊慌的样子,心里一软,正想说什么,忽听身后传来太后的声音。
允儿。
太后不知何时站在了回廊下,凤眸冷冷地扫过杨瑾安。杨瑾安立刻跪地行礼,小脸煞白。
母后。李光允起身相迎。
太后缓步走来,亲手扶起皇帝,却对杨瑾安视而不见:哀家听闻你近日功课有长进,特来看看。
儿臣不敢懈怠。李光允恭敬道。
太后这才瞥了眼仍跪着的杨瑾安:杨家女,你刚才说,你的风筝要比陛下的飞得高
杨瑾安伏低身子:回太后,臣女一时失言...
失言!太后冷笑,陛下可知,边关刚传来消息,杨家军又擅自扩军,已占了三镇之地
李光允脸色一变:当真
哀家岂会骗你。太后轻抚儿子的肩膀,杨家女在宫中尚且如此嚣张,可想而知她父兄在边关是何等跋扈。今日敢说风筝高过天子,明日就敢说杨家强过皇室!
杨瑾安猛地抬头:太后明鉴,臣女绝无此意!家父家兄对朝廷忠心耿耿...
闭嘴!太后厉声喝道,哀家与陛下说话,岂容你插嘴!允儿,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杨家的教养!
李光允看着杨瑾安惊慌的小脸,内心挣扎。他知道母后一向不喜杨家,可杨瑾安确实僭越了...
杨瑾安,你回自己宫里反省三日,不得踏出宫门半步。他最终说道。
杨瑾安眼中含泪,重重磕了个头:臣女领旨。
待杨瑾安退下,太后叹了口气:允儿,你太心软了。这杨家女留在宫中,早晚是个祸害。
可先帝遗诏...
先帝是被杨家蒙蔽了!太后突然激动起来,你可知当年先帝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