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日的决定有多么错误。

    老仆杨忠看着小主人稚嫩却坚毅的侧脸,轻声道:小姐,来日方长。

    马车渐行渐远,驶向京郊五十里外的杨家田庄。那里,等待杨瑾安的将是一段全新的人生。

    第三章

    京郊五十里,杨家田庄。

    杨瑾安从马车上下来,眼前的景象让她怔住了。庄门破败,围墙坍塌了几处,田地里杂草丛生,几个衣衫褴褛的佃户正懒洋洋地锄地,看到马车来了,也只是抬头瞥了一眼。

    这就是杨家的田庄她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不可置信。

    老仆杨忠面露尴尬:小姐,这些年老爷和少爷都在边关,京城产业无人打理...

    杨瑾安抿紧嘴唇,抬步向庄内走去。十岁的她穿着一身素净的棉布衣裙,腰间只系着一块普通玉佩,再无半点宫中贵女的痕迹。

    庄内的管事刘大听说小姐来了,慌慌张张跑出来,额头冒汗:小、小姐怎么亲自来了这庄子破旧,实在不是您该住的地方...

    我以后就住这里,给我收拾出来一座院子。杨瑾安环视四周,把所有人都叫到前院来,我有话说。

    半个时辰后,五十几户佃户稀稀拉拉地站在院子里,交头接耳。他们大多面黄肌瘦,眼中透着麻木与怀疑。没人知道这个十岁的小女孩是谁,只知道是京城杨家的小姐。

    杨瑾安站在台阶上,清脆的声音传遍院子:从今日起,田租减半。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什、什么一个老农颤声问道。

    田租减半。杨瑾安重复道,另外,每户若有适龄孩童,不论男女,皆可来庄上读书识字,分文不取。

    这下连管事刘大都张大了嘴:小姐,这...这不合规矩啊!

    杨瑾安目光扫过众人:只有一条——从今往后,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粒粮食,都要按我说的做。愿意的留下,不愿意的现在就可以离开。

    没人动。佃户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

    一个胆大的年轻人问道:小姐说话可算数杨家老爷知道吗

    杨瑾安嘴角微扬:这里现在是我说了算。她转向杨忠,杨伯,把账册都拿来,我要看看这些年到底亏空了多少。

    当夜,庄内最好的厢房里,杨瑾安就着油灯翻看账册,眉头越皱越紧。

    五年了,年年亏空。她指尖点着一处数字,五百亩良田,年收成竟不足二百石

    杨忠低声道:管事刘大是太后娘家高氏举荐的人...

    杨瑾安猛地合上账册,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明日查账,一亩一亩地查。

    次日清晨,杨瑾安亲自下田。她挽起袖子,踩着泥泞,一亩一亩地查看庄稼长势。佃户们起初只是远远观望,后来见她真懂农事,渐渐围拢过来。

    这地不该种麦子。她蹲在一处田埂边,抓起一把土捻了捻,土质偏酸,种黍米更好。

    老农惊讶道:小姐还懂这个

    杨瑾安笑了笑:在宫里时,跟着一位老太监学过些。她没有说,那位老太监曾是先帝的心腹,教她的远不止农事。

    一个月后,刘大被查出贪污多年,杨瑾安当众将他逐出田庄。佃户们第一次对这个十岁的小主人生出敬畏。

    秋去冬来,杨瑾安的变化令人吃惊。她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先跟着请来的武师练一个时辰基本功,然后处理庄务,下午则跟着请来的先生读书。夜里,她常常熬到三更,研读杨忠从各处搜罗来的商贾典籍。

    转年春天,田庄焕然一新。围墙修葺整齐,仓库里堆满了粮食,佃户们脸上有了血色。更令人惊讶的是,庄上真的建起了学堂,十几个农家孩子每天跟着一位落魄举人读书识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被废皇后她白手起家简介 >被废皇后她白手起家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