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小姐,您这是要做甚杨忠看着正在核对账目的杨瑾安,忍不住问道。

    杨瑾安头也不抬:赚钱,赚很多很多钱。

    可杨家不缺钱...

    我缺。杨瑾安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冷静,杨伯,你以为我被赶出宫,就真的甘心一辈子做个田庄小姐吗

    杨忠心头一震。

    陛下现在年幼,受太后摆布。但总有一天他会亲政。杨瑾安轻声道,到那时,我要让他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杨瑾安。

    转眼又过一年,十一岁的杨瑾安已经将田庄规模扩大了一倍。她用粮食换来了邻近的两百亩荒地,雇人开垦,种上了药材和桑树。

    小姐,桑树要三年才能养蚕...杨忠提醒道。

    我知道。杨瑾安正在查看一张图纸,所以我先开了布行。你看,这是城南新买的铺面。

    杨忠瞪大眼睛:小姐何时...

    上月。杨瑾安微微一笑,用的是卖药材的钱。杨伯,你明日去找几个可靠的织工,我要在庄上建织坊。

    与此同时,皇宫中的李光允正面临亲政前的最后准备。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坐在御书房,面前摊开的奏折全是关于边境军情的。

    大梁国又在骚扰边境他皱眉问道。

    兵部侍郎高展——太后娘家侄子——躬身道:回陛下,不过是小股流寇,杨家军已将其击退。依臣之见,不如派使者议和,免动干戈。

    议和李光允冷笑,大梁国这些年得寸进尺,不断骚扰我境边民,若再议和,他们怕是要朕割地了!

    高展还要再说,太后从帘后走出:允儿,高侍郎也是一片忠心。战事一起,劳民伤财,国库可经不起消耗。

    李光允握紧拳头:可先帝说过,大梁狼子野心,不可纵容...

    先帝已逝。太后淡淡打断,如今是你要做决断。高展熟悉兵事,哀家准备提拔他为兵部尚书,你意下如何

    李光允看着母后不容置疑的眼神,又看看高展谄媚的笑脸。

    母后决定便是。他最终说道。

    太后满意地笑了:这才是哀家的好儿子。

    当夜,李光允辗转难眠。他起身来到御书房,从暗格中取出一块玉佩——正是杨瑾安离宫时留下的。指腹摩挲着上面的永结同心四字,他忽然有些恍惚。

    那个说要做香囊给他的小女孩,现在在哪里过得如何

    陛下,这么晚了...大太监德顺掌灯进来。

    data-faype=pay_tag>

    李光允迅速收起玉佩:朕只是睡不着。

    德顺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声道:天凉了,陛下保重龙体。

    同一片月光下,杨家田庄的织坊里仍亮着灯。杨瑾安正在查看新织出的一匹锦缎,手指抚过细腻的纹路。

    比上次好多了。她对织工说道,但这种花色在京城卖不上价。江南人喜欢淡雅些的,下次用青白二色试试。

    织工连连称是。如今的杨瑾安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小女孩。一年多的商场磨砺,让她言谈举止间自有一种威严。

    回到房中,杨忠递上一封信:小姐,边关来信。

    杨瑾安拆开一看,是父亲杨将军的笔迹。信中说边境局势紧张,大梁国陈兵十万,恐有大动作。朝廷却迟迟不发粮饷,军中粮草只够维持三个月。

    太后这是要置杨家军于死地啊。杨忠忧心忡忡。

    杨瑾安将信放在烛火上烧掉,眼中寒光闪烁:传话给父亲,让他坚持住。粮草的事...我来想办法。

    次日,杨瑾安召集了几位心腹。

    布行、粮铺的收益如何她问道。

    账房先生报出一串数字,杨瑾安听完,轻轻敲击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被废皇后她白手起家简介 >被废皇后她白手起家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