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中青葱蹭过门环叮当作响,欢快的思绪混着葱花香往我耳蜗里钻:阿黄该下崽了吧后院稻草垛都暖烘烘的...

    六个铜板...

    巷口小卖部的拨算珠声穿过三进院落,老板蘸着唾沫翻账本的声音在脑子里炸开,

    赊给老赵头会不会收不回...可他孙子咳嗽半个月了...

    青瓷碗底磕在石桌上当啷一声响。婆婆闻声转头,浑浊的眼珠映着我煞白的脸,皱纹里蓄着的晨光突然碎成星星点点。

    那些藏在沟壑深处的碎念突然汹涌如潮——前街张寡妇总夸她手巧...要是能把陪嫁的玉镯...不,不成,得留给孙媳妇...

    婆婆!

    我猛地站起来,汗津津的后背贴着冰凉的廊柱,青苔的湿气渗进棉布衫里,

    西屋窗纸该换了,我、我这就去糊。

    落叶打着旋儿扑进她扫成堆的枯枝里。转身时捕捉到那声微不可闻的叹息:又躲我...哪天把东厢收拾出来,还是搬去老屋...

    她俯身拾扫帚时,后颈晒成酱色的皮肤上,两粒艾灸留下的紫红瘢痕忽隐忽现。

    我僵在穿堂风里,八月骄阳把青砖晒得发烫。昨夜她挑剔我绣的并蒂莲,银针戳破指尖时,殷红的血珠在素绢上洇出一朵歪斜的梅花。

    二十年了,盖头上那对鸳鸯还是游不出红烛晕染的泪痕。

    您看这样行吗

    我听见自己发颤的嗓音混着蝉鸣,举起裁好的雪浪纸挡住刺目天光,

    糊云纹的,还是竹叶的

    扫帚声停了。槐树影从东墙爬到西墙,晒蔫的鸡冠花耷拉着脑袋。

    漫长的寂静中,一片槐叶打着转儿飘进茶碗,翡翠般的绿映着天青釉色,像极了那只沉在妆奁底的玉镯。

    西厢房突然传来瓦片坠地的脆响,惊起满院蝉鸣。

    婆婆的扫帚又动起来,这次却是在青砖上画着毫无章法的圈:云纹吧...你爹当年最爱看云。

    她的心声混在沙沙声里,轻得像晒化的饴糖,

    其实竹叶...竹叶也好看...

    第三章

    指尖擦过青花瓷碗边沿时,我忽然听见婆婆心里那声叹息。

    这读心术像揣着个烫手山芋,稍有不慎就要摔碎满地。晨雾在雕花窗棂间游移,将天井里的石榴树裹成团青色水墨。

    我端着莲子羹跨进堂屋时,正撞见婆婆要起身的动作。她肩头披着褪色的绛紫云肩,晨光里浮动的尘埃落在银丝上,倒像是撒了层金粉。

    今儿怎么把饭点掐得这样准

    婆婆攥着佛珠的手指松了松,布满皱纹的眼角微微抽动。她心里那声莫不是又偷听了去像片落叶,轻飘飘落进我耳中。

    案几上摆着她每日必读的《金刚经》,书页还停在昨天折角的地方。我瞥见经文旁压着张泛黄的相片,青年军官的眉眼在霉斑里影影绰绰——那是公公唯一留下的影像。

    西厢房的茉莉开得正好,您用完早饭去瞧瞧

    我捻起银匙搅散热气,琉璃盏里浮着的桂圆随涟漪打转。婆婆抬手扶了扶髻间的素银簪,那是去年我送的生辰礼。

    那串沉香木佛珠突然咔嗒搁在案上。我望着婆婆抿紧的唇线,刚要开口却听见她心里飘来句:这丫头,倒比前几日会来事。

    廊下的画眉鸟适时啁啾两声,啄碎了满室寂静。

    蝉鸣声里,老座钟刚敲过三下。我抱着晒好的蚕丝被经过佛堂,听见里面传来窸窣声。

    婆婆正踮脚够供台上的铜香炉,蓝布衫袖口沾着香灰,露出截枯竹似的手腕。

    让我来。

    我抢上前扶住她发颤的胳膊,檀香忽地钻进鼻腔。婆婆别过脸去,耳后银丝在斜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婆媳风云之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简介 >婆媳风云之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