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哗啦一声包装纸响,她忽然攥住我的腕子。

    婉儿......

    苍老喉音卡在嗓子眼,像堵了团棉花,

    你咋知道我看中这套半月剪

    我反手按住她虎口的老茧:上回您给吊兰分株,说旧剪刀总咬茎。

    玻璃窗映出我俩交叠的影子,晨光爬上银灰的剪尖。

    老太太突然笑出泪花,工具箱哐当撞翻茶几上的药瓶。我弯腰去捡降压药,后颈落下一滴温热的液体。

    第九章

    我踩着夕阳推开竹篱笆门时,树梢的麻雀正扑棱棱掠过晾晒的玉米垛。

    村里这两年添了青石板路,砖瓦房都换成了白墙灰檐,屋檐下挂着的红辣椒串在风里晃悠。

    要我说就该把堰塘边的菜地划清楚!

    隔壁张婶的嗓门从前院炸开。我刚要转身,就见她攥着锄头往李婆婆家冲,裤脚还沾着泥点子。

    十年前这样的场景天天上演,那时李婆婆准会抄起扫帚迎出来。

    可现在门吱呀开了条缝,李婆婆端着糖水碗探出头:他婶子,喝碗薄荷茶消消火

    我望着张婶举在半空的锄头慢慢垂下,嘴角不自觉翘起来。自从去年秋收时我碰巧提醒她李婆婆的腰痛病,这两家再没为菜地红过脸。

    村口老槐树下的石磨早改成自助茶摊,扫码付款的叮咚声伴着蝉鸣。

    王二叔家的大棚这个月接待了二十波城里人,他逢人就显摆手机里游客拍的短视频。下午路过晒谷场,撞见去年返乡的小娟正教姑娘们直播:家人们看这竹编包,老手艺配新设计......

    暮色漫过山脊时,晒场边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桂花嫂带着广场舞队扭起新学的曳步舞,后生们抱着吉他窜改山歌调子。

    我摸到口袋里今早小虎偷偷塞的奶糖——那孩子总以为没人看见他帮五保户劈柴。

    晚风送来炊烟裹着腊肉香,我弯腰抓起把湿润的泥土搓了搓。

    指缝间漏下的黑土里,半年前大柱媳妇说凭什么让我伺候瘫子婆婆的怨怼,早化作她推着轮椅逛集市时,老太太兜里那把总也捂不热的炒瓜子。

    第十章

    晒谷场上飘着麦香,槐树底下聚着三五个纳凉的婆姨。我挎着竹篮走过时,听见她们手里的蒲扇啪嗒拍在大腿上。

    林婉这闺女可了不得!

    张婶扯着嗓门,

    上个月老李家婆媳摔碗对骂,愣是叫她三两句劝开了。

    可不嘛!

    王婆子掰着指头数,

    村西头果园滞销那会子,还是她捣鼓出网上卖货的招儿。

    我假装弯腰拍打裤脚的尘土,指尖蹭了蹭发烫的耳垂。远处的稻田泛着金浪,二十八个青砖灶台沿着田垄排开——那是大伙儿照着我家土窑改的烘焙坊。

    村支书的烟斗磕在磨盘上当当响:要俺说,最稀罕是她那个夜话堂。

    暮色里总飘着茶香,原先见了面就掐架的婆媳们,如今倒能挨着坐绣鞋垫了。

    二愣子抱着新摘的脆梨撞进人堆:婉姐,市里刚来的订单!说要五百斤梨膏呢!

    他汗津津的脑门在日头下泛着光,两排白牙晃得人眼花。

    货郎担上的收音机滋啦响着天气预报,栓柱叔慢悠悠踩过晒场:明儿该翻南坡那两亩地咯。

    他的老布鞋踩着去年被暴雨冲垮、如今铺着青石板的村道,脚步比往常轻快三分。

    夕阳把晾在竹竿上的蓝印花布染成绛紫色,我摸着兜里皱巴巴的笔记本——那上面歪歪扭扭记满了各家的烦难事。

    往东头望去,二十八个烟囱正袅袅吐着炊烟,空气里都飘着新鲜劲儿。

    往后就算走到天边,我也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婆媳风云之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简介 >婆媳风云之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