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里带出来的最后一件衣服,袖口已经有些磨损。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校园里几乎看不到人影,只有偶尔经过的巡逻保安。
宿舍早已锁门,我轻车熟路地绕到侧门,用勤工助学证刷开了安全门。值夜班的阿姨已经认识我了,只是点点头就放我进去。
四人间宿舍里,三个室友早已熟睡。我蹑手蹑脚地取出脸盆和毛巾,去公共卫生间简单洗漱。镜子里的女孩眼下挂着明显的青黑,但眼睛却亮得惊人——这是属于我自己的疲惫,我自己的选择。
回到床上,我轻轻拉开抽屉,取出记账本。在收入栏写下图书馆加班费:30元,然后在支出栏记下早餐:2.5元(馒头+豆浆)。余额:2876.5元。足够下学期的教材费和两个月生活费了。
合上记账本,我从枕头下摸出手机——一部二手智能机,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有三条未读短信,全部来自同一个号码:
【沐沐,你非得让我们这么担心吗。】
【你爸同事的女儿说在A大看到你了,说你看起来很瘦...】
【妈妈又不是不给你钱,把账号发过来】
我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最终还是锁上了手机。三个月了,从那个凌晨逃离家门开始,我就下定决心不拿家里一分钱。最难熬的第一个月都挺过来了,现在更不能回头。
将手机塞回枕头下,我蜷缩进单薄的被子里。十月的北方已经开始降温,宿舍暖气却要等到十一月才会供应。我数着银行卡里的数字入睡,这是属于我的安眠曲。
第二天早晨七点,闹钟还没响我就醒了,跟室友们一起往早八的教室赶,这是每个大学生都不得不接受的洗礼。
开学第一周,同时接下图书馆管理员、食堂收银和政教处文员三份工作,每天只睡四小时;
第一个月结束,因体力不支在图书馆昏倒,被校医诊断为贫血;
第二个月,拿到第一笔助学贷款,终于辞掉了最累的食堂工作;
上周,专业课教授主动提出,可以给我一份实验室助理的工作,时薪20元...
手机震动打断了我的回忆。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林沐同学,请于今天下午三点到教务处3办公室找李主任。】
我皱起眉头。教务处我最近没申请任何补助或项目啊...
下午两点五十,我站在教务处门口,手心微微出汗。敲门前,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洗得发白的衬衫领子。
请进。
办公桌后的中年女性抬头看我:你就是林沐
是的,老师。我谨慎地回答,您找我
坐。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我是教务处李主任。今天叫你来,是因为有人对你很关心。
我的心一沉。父母他们找到学校来了
似乎看出我的想法,李主任摇摇头:不是家长,张教授向我推荐你加入本科生科研计划,每个月有800元津贴。加上你现在的勤工俭学收入,应该够用了。
走出教务处,我站在阳光下久久不能动弹。已经申请了4000元助学贷款,800元科研津贴,加上我现有的三份工作...这意味着我不必再每天只睡四小时,不必再一顿饭分成两顿吃。
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我能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活下去,不需要向父母低头。
下一节专业课结束,张教授在讲台收拾东西。我走到他身边,教授...谢谢您推荐我加入科研计划。
别谢我,是你自己够优秀。张教授终于从仪器前直起身,林沐,你知道我为什么愿意推荐你吗
我摇摇头。
因为你看数据的眼神。他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大多数本科生只把实验当作业,你却像在解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