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那你们说怎么办我揉着太阳穴,继续无证经营,等着再被封

    老张突然站起来,粗糙的大手按在我肩上:丫头,你忘了咱们食堂是咋活到今天的

    他环视众人,是靠规矩吗是靠大家的互相帮衬!

    林夏轻声说:姜姐,你当初收留我的时候......可没让我签劳动合同。

    话虽如此,但我还是想出了一个主意。

    20馒头与红烧肉

    我约陈墨在工地见面——就是当年他父亲跑路的那个烂尾楼。

    二十年的风吹雨打,水泥框架已经发黑,但某个角落还能看到褪色的阳光新城四个字。

    陈墨来的时候,我正坐在裸露的钢筋上吃盒饭。

    他皱了皱眉,从公文包里取出消毒湿巾递给我。

    我没接,反而推过去一个保温盒:尝尝

    他打开盖子,里面是半块馒头和一勺红烧肉。

    什么意思

    你母亲当年......我指着烂尾楼某个方向,是不是就在那个位置,给你留了最后半个馒头

    陈墨的手指猛地收紧,塑料盒发出不堪重负的咔嗒声。

    我可以接受你的条件,我继续说,但有三个要求。

    第一,技能换饭区完全自治,不纳入你的管理体系;

    第二,采购渠道由我们自选,不用你的中央厨房;

    我指向远处正在测量的人影,还有那个会计,让他滚。

    陈墨盯着红烧肉上颤动的油花,突然问:为什么

    我拿起那块已经冷掉的馒头,因为这半个馒头教会我的,比所有商业合同都重要——人活着,总要留一块地方,让走投无路的人能用最后的尊严换口饭吃。

    他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21新招牌

    一个月后,城中村路口立起了一块新招牌:

    【希望食堂】

    (原失业者食堂)

    左侧:扫码点餐·发票开具

    右侧:技能换饭·自由交换

    开业当天,陈墨的女儿偷偷溜来了。

    小姑娘穿着校服,在技能换饭区转了好几圈。

    最后用一幅画换了碗阳春面——画上是穿围裙的女人和许多模糊的笑脸。

    这是我爸爸。她指着角落里一个西装小人,我把他画上了,因为他最近不一样了。

    老张带着工友们砌了个新灶台。

    林夏终于脱下了那件旧制服。

    阿城给食堂做了个APP——左边是正规点餐系统,右边是技能交换的论坛。

    至于我

    我把米其林餐厅的围裙收了起来,带上了一粒小小的钢珠耳饰——那是老张用水泥钉改的,他说:丫头,这才是咱们的奢侈品。

    陈墨偶尔会来,总是坐在最靠窗的位置,点一份最简单的土豆红烧肉。有时候他会看着墙上的便签发呆,那些纸条上写着:

    【修水管抵饭钱——瓦匠老张】

    【法律咨询两小时——前HR王姐】

    【教小朋友英语——失业教师小林】

    最新的一张是昨天刚贴上去的,字迹稚嫩:

    【下次考试进步五名——陈梓萱】

    我们交换的不是技能与食物,而是活下去的勇气。

    在这方寸食堂里,老张砌墙修补唤醒了温暖的回忆,林夏招呼食客赢得了善意和尊重,阿城的代码守护着这个乌托邦。

    每个人带来的不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被现实碾碎后重新拼凑的自我。

    我的锅里,炖煮着失业者的眼泪、讨薪者的愤怒、抑郁症患者的叹息。

    当陈墨最终咽下那口童年记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城中村开失业者食堂简介 >我在城中村开失业者食堂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