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

    清晨五点,林夏踮着脚取下云栖茶铺褪色的布帘,潮湿的石板路上还凝着夜露。转角包子铺飘来蒸笼雾气时,她正往老茶炉添炭,忽听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照旧她不用回头也知道是陆川。这个总穿深灰外套的男人,每天雷打不动要一杯茉莉香片。

    陆川把公文包搁在八仙桌上,指腹无意识摩挲着杯沿的茶渍:听说你要关店

    铜壶里的水突然咕嘟作响。林夏望着窗外晾衣绳上摇晃的蓝布衫,轻声道:巷子要拆了。

    此后半个月,茶铺成了临时据点。居委会王婶端着搪瓷缸来聊拆迁补偿,卖糖画的老周叹着气说要另寻生计,连总在巷口修自行车的瘸腿老张,也难得坐下来喝杯茶。

    陆川来得越发频繁,有时带本书,有时默默看她擦茶具。某个飘雨的午后,他忽然开口:我在城郊盘了间店面,青砖黛瓦的老房子,离地铁口不远。

    林夏的手顿了顿,茶勺在瓷碗里荡出细小涟漪。窗外,放学的孩童追逐着踩水,远处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

    拆迁队进驻那天,陆川帮她收拾旧物。在阁楼角落,他发现一本泛黄的账本,扉页上歪歪扭扭写着:民国二十三年,云栖茶铺立。

    林夏,他合上册子,目光温柔,茶铺该有新故事了。

    暮色中,两人抬着最后一箱茶具走出巷子。拐角包子铺的老板突然喊:明早新店开张,我给你们送笼屉包子!

    林夏回头望去,夕阳把整条巷子染成琥珀色,晾衣绳上的蓝布衫轻轻摇晃,像极了她初见陆川那天,茉莉香片在茶碗里绽放的模样。

    2、

    新店开业那日,晨光斜斜洒在栖云茶舍的匾额上。陆川系着藏青围裙擦拭茶具,林夏正在后厨熬煮陈皮普洱。门外传来熟悉的喧闹,王婶带着居委会姐妹搬来两盆绿萝,老周的糖画摊摆在了店门口,连瘸腿老张都推着他的自行车,车筐里满满当当地装着从旧巷子带来的鹅卵石。

    丫头,这石头铺茶席正合适!老张咧嘴笑着,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

    热气腾腾的包子刚摆上桌,陆川忽然被人群推搡着往前走。只见王婶变魔术似的掏出条红绸,系在他和林夏手腕上:这茶铺是月老庙,你们俩啊,早该系上这红绳!

    林夏的脸腾地红了,茶碗里的普洱泛起层层涟漪。陆川却反手将红绸系成同心结,低声说:从茶水巷子喝到这里,该请大家喝杯喜茶了。

    日子在茶香中流转。茶舍开辟了旧物角,摆着从老巷子带来的旧物——缺了口的粗瓷碗、掉漆的竹编暖壶,还有那本民国账本。常有老街坊带着新故事来,陆川负责泡茶,林夏则把故事记在账本空白处。

    某个深秋的傍晚,陆川在账本上发现林夏新写的字迹:民国二十三年,云栖茶铺立;二零二四年,栖云茶舍续。他伸手将林夏揽入怀中,窗外飘来糖画的甜香和孩童的嬉笑,茶香与烟火气交织,酿成了岁月里最绵长的温柔。

    3、

    春去秋来,栖云茶舍的账本愈发厚实,新添的故事总带着市井特有的温度。某个梅雨季,一位白发老者颤巍巍走进茶舍,捧着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听说这儿收旧物这是我父亲留下的茶叶罐,他以前总在茶水巷子喝茶。

    陆川小心打开铁盒,陈年茶香混着霉味扑面而来。林夏凑过去,发现罐底压着张泛黄的字条:民国三十七年,赠阿梅,愿茶香常伴。原来老者的父亲曾在茶铺邂逅爱人,因战乱离散,这罐茶叶成了最后的念想。

    当晚打烊后,林夏翻出旧账本,在扉页写下新的注脚。陆川从背后环住她,下巴轻轻蹭着她的发顶:要不我们办个‘老茶新故事’展把这些旧物和故事都摆出来。

    展览那天,茶舍挤满了人。老街坊们带着自家的老物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茶渍里的春天简介 >茶渍里的春天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