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青石板上的十二瓣月(2002-2008)

    广州石牌村的雨巷总像被浸在琥珀里。五岁的高俅趴在凉茶铺的青石板上,看奶奶用艾草汁在他的解放鞋尖画十二瓣花纹。竹椅吱呀作响,奶奶的故事混着罗汉果的甜:宣和年间,汴京有个高俅太尉,踢得一脚好鞠,十二瓣牛皮在他脚下能变戏法。她从檀木匣里取出青铜护腕,十二道凹纹深如刻进时光:这是齐云社的信物,传了八百年,戴上它,脚底板就长了眼睛。

    护腕戴在幼嫩的手腕上晃荡,青铜的凉意渗进皮肤,却在高俅心里烙下滚烫的印记。他偷拿爷爷的旧报纸,裹成拳头大的纸团当鞠球,在不足两米宽的巷子里练拐子流星——右脚内侧挑球,左膝微屈如抱月,纸团竟能在胸前停三秒。凉茶铺老板陈伯用漏勺敲着铜锅笑:这孩子的膝盖,比我熬凉茶的瓦罐还稳当。奶奶坐在竹椅上纳鞋底,老花镜滑到鼻尖:俅儿,记得《蹴鞠图谱》里说的心正则球稳,当年你太爷爷在佛山镇踢白打,能让鞠球在头顶转三圈不落。她摘下自己的银镯子,在青石板上敲出节奏:听着,颠球要像打拍子,咚哒咚哒,跟《将军令》的鼓点一个样。

    八岁那年台风过境,铁皮屋顶被掀飞一角。奶奶在漏雨的床头翻开线装书,泛黄的《蹴鞠图谱》复印件上,十踢法的插画褪成浅褐色:肩、背、膝、肘、头,五体皆可卸力。她指着胸停球的图示,指尖划过鹞子翻身的步法:当年你太爷爷能用后背停住从二楼扔下的柚子,靠的是含胸拔背,把力化到脚跟。高俅摸着护腕上的凹纹,忽然领悟到接高空球时不该用蛮力,而要像荷叶承露般顺势卸力。他跑到巷口,对着被台风吹得东倒西歪的梧桐树枝踢起自制的纸鞠,看它在风雨中旋转如蝶,第一次觉得脚下的路,通向比石牌村更广阔的天地。雨滴打在护腕上,十二道凹纹积满雨水,像盛着八百年前的月光。

    每天清晨五点,当石牌村还笼罩在薄雾中,高俅就会抱着自制的纸鞠来到巷口。他按照《蹴鞠图谱》的记载,在青石板上练习不同部位的触球。用肩膀卸球时,他会想起奶奶说的肩如磐石,想象自己是古代的武士,用肩膀挡住千军万马;用膝盖颠球时,耳边回响着膝若弯弓的口诀,感觉膝盖真的像一张拉开的弓,随时准备将球弹射出去。街坊邻居总能看见这个小小的身影,在晨光中与纸鞠起舞,护腕上的青铜纹路在阳光下泛着神秘的光泽。有时隔壁阿婆送来热乎的肠粉,他就一边吃一边琢磨图谱里的八门阵跑位,想象着自己在千年前的勾栏瓦舍中踢球的场景,周围围满了叫好的观众。

    第二章

    足校里的异人录(2009-2014)

    富力足校的铁门在他十三岁那年打开。高俅攥着奶奶塞的护腕,站在贴满C罗、梅西海报的更衣室里,闻着陌生的消毒水味。第一次合练,他用胸停球接四十米长传——胸口微收如含太极,球稳稳落在脚尖,守门员教练老张的哨声卡在喉咙里:这哪是停球,分明是接绣球!西班牙籍体能教练胡安一把夺过他的训练日志:卯时练颠球酉时练爆发力这是什么巫术日志上用钢笔写着:卯时(5-7点)足阳明胃经当令,宜练颠球以强脾胃;酉时(17-19点)足少阴肾经当令,宜练爆发力以固肾气。旁边画着十二瓣鞠球,每瓣标着不同的触球部位,还密密麻麻记着《蹴鞠图谱》中的心得:脚背触球如执笔,需用巧劲;脚底控球似抚琴,贵在沉稳。

    只有队医老李看出门道:足三里热敷、涌泉穴按摩,这是中医的时辰养生法,老祖宗的东西,比蛋白粉靠谱。他指着高俅小腿上的艾灸痕迹,这孩子在练铁腿功,通过穴位刺激增强肌肉耐力。高俅不说,他每晚睡前都要在宿舍地板上用粉笔划八门阵——将床位想象成球场,用拖鞋摆成攻防阵型,模拟《图谱》里前后呼应如阴阳相生的跑位,直到管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蹴鞠魂:高俅的绿茵重生简介 >蹴鞠魂:高俅的绿茵重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