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能守在厂里的。

    改!我斩钉截铁,不仅要改,还要改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我几乎是泡在了厂里。顶着巨大的压力,我带着马小龙和那几个愿意尝试的年轻人,开始了配方改良和工艺优化。从挑选最新鲜的青菜头、萝卜开始,到清洗、腌渍、发酵的每一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

    我调整了盐和糖的比例,引入了我在国外学到的低温发酵技术,严格控制车间的温度和湿度。马小龙很投入,学得很快,我讲的技术要点,他都拿个小本子认真记着,有时还会提出一些问题,看起来确实是用了心。

    半个月后,第一批改良版的酱菜终于出缸了。

    我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内部品鉴会,邀请了王叔、村干部,还有一些胆子大的村民,甚至硬着头皮把刘师傅他们也请了过来。

    改良后的酱菜,颜色更加鲜亮诱人,不再是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黑褐色。开坛的瞬间,一股复合的酱香混合着淡淡的发酵酸香飘散开来,没有了过去那种齁咸刺鼻的气味。

    我夹起一小块递给王叔。他犹豫了一下,放进嘴里,眼睛猛地瞪大了,咀嚼的动作都停顿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这……这味儿!咸淡刚好,还带着点甜,嚼起来脆生生的,比以前那个好吃太多了!

    其他人也纷纷拿起筷子尝试。

    哎呀,真不错!这口感,绝了!

    不那么咸了,吃着舒服!

    就连一直板着脸的刘师傅,在被旁边人硬塞了一筷子后,眉头也不自觉地松动了一下,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眼神里的惊讶是藏不住的。

    看到大家惊喜的反应,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

    趁热打铁,我立刻联系了以前在美食圈认识的一位知名美食博主。她对我的故事很感兴趣,爽快地答应帮忙做一场直播带货。

    直播那天,我特意穿上了干净的工作服,站在镜头前,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我一边演示酱菜的部分制作过程,一边讲述着我们这片土地的故事,食材的来历,以及我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结合。

    ……我们保留了老祖宗传下来的风味灵魂,但用更健康、更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望大家能尝到这份来自大山的淳朴心意。

    直播间气氛异常热烈,弹幕刷得飞快。当产品链接挂上去的瞬间,屏幕上几乎立刻显示已售罄。补货,再次售罄。再补货,再售罄!

    订单像雪片一样通过网络飞进了这个偏僻的山沟!

    整个食品厂瞬间从之前的死气沉沉变得鸡飞狗跳,所有人都被调动起来,连轴转地加班加点。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说笑声,打包封箱的胶带声,汇成了这片土地久违的、充满活力的交响曲。

    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拿到加班费时的激动,我知道,我走对了第一步。他们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看热闹,逐渐变成了敬佩和依赖。走在村里,总有人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小灵厂长,又出货啦

    成功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几家风险投资公司的人找上门来,实地考察后,对我们的模式和产品表示了高度认可,明确表达了投资意向,希望我们能扩大生产规模。紧接着,一个国际食品展的组委会也发来了邀请函,希望我能带着我们独具特色的乡味酱菜去参展。

    一时间,我成了家乡的名人,风光无两。

    投资款很快到位了。有了资金,我计划着更新设备,扩大厂房。姐夫李强作为运营总监,自然而然地接管了资金管理的大权。我一门心思扑在技术升级和生产管理上,加上对姐夫天然的亲近和信任,财务上的事情便疏于细查。

    偶尔在看报表时,会发现一些数额不小的支出,比如标注着设备预付款、市场推广费等。有一次,一笔用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位米其林厨师的血泪创业路简介 >一位米其林厨师的血泪创业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