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段落。歌手和工作人员陆续离开,最后只剩下程越和周瑶。夕阳透过落地窗洒进来,为他镀上一层金边。
有效果周瑶问。
程越取下助听器,在手中翻转把玩:比我想象的好。他停顿了一下,但还是不够。低频部分有延迟,高频补偿过度,像加了劣质效果器。
周瑶并不意外他会如此敏感:这只是临时解决方案。定制设备需要详细的数据和至少一周的调试。
程越沉默了片刻:瑞士那家实验室,真的能解决
他们曾为柏林爱乐乐团的定音鼓手定制过设备,那位音乐家评价说音色还原度超过90%。
程越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但很快又黯淡下来:一周太长了。我只有——
五天。周瑶打断他,我认识实验室主任,可以加急。但前提是您必须配合我做全面检查和数据采集。
程越盯着她看了许久,突然笑了:你昨天还敢顶撞我,今天就开始用您了
周瑶耳根一热:职业习惯。对难缠的病人保持礼貌距离。
难缠程越挑眉,我以为你会用更刻薄的词。
那是您不了解我。周瑶从包里拿出检查表,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就在程越准备回答时,工作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看到周瑶时明显一愣。
周瑶真是你男人惊讶地说,我还以为小林在开玩笑。
周瑶的身体瞬间僵硬。她认出了这个声音——张维,她曾经的同事,现在应该是这家录音棚的特约医疗顾问。
张医生。她勉强点头致意。
张维的目光在她和程越之间来回扫视,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没想到你会回到这个领域。上次的事之后,我以为你永远放弃音乐人听力治疗了。
周瑶感到血液凝固。程越敏锐地察觉到气氛变化,皱眉看向张维:你们认识
共事过。周瑶迅速回答,声音比平时高了一个八度,张医生,程先生的检查由我负责就好。不劳费心。
张维似乎想说什么,但在程越冰冷的注视下,最终只是耸耸肩离开了。
房间里重新恢复安静,但某种微妙的紧张感挥之不去。周瑶低头整理仪器,避免与程越目光接触。她能感觉到他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带着疑问。
所以,程越慢悠悠地说,打破了沉默,上次什么事
周瑶的手停顿了一下:专业分歧而已。她迅速调整好情绪,抬头直视程越,现在,请集中注意力,我们需要测量您在不同频段下的听觉敏感度。
程越显然看出了她的回避,但没有追问。他戴上测试耳机,在周瑶的指导下开始配合检查。整个过程中,周瑶能感觉到他的目光不时落在她身上,带着某种探究的意味。
当最后一项测试完成时,夜幕已经降临。周瑶收拾设备准备离开,程越却突然开口:
明天你会来吗
周瑶抬头,对上他疲惫却清澈的眼睛。那一刻,她看到的不是一个傲慢的音乐大咖,而是一个需要帮助的普通患者。阳光最后的余晖映在他脸上,勾勒出他挺拔的鼻梁和紧抿的唇线。
会。她简短地回答,九点,别迟到。
走出工作室时,周瑶的脑海中回荡着张维那句刺耳的提醒。两年了,她以为自己已经逃离了那段阴影,但命运似乎总有办法将人拽回过去。而这一次,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再次面对——无论是程越的听力问题,还是她自己未愈的旧伤。
第三章
周瑶第三次调整助听器参数时,程越突然抓住了她的手腕。
等一下。他闭着眼睛,眉头紧锁,低频部分还是有问题。大提琴组的声音像隔了一层毛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