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着孩子们绘制的插画。第一批产品刚摆上货架,就被游客抢购一空,还有人专门发来邮件询问能否网购。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随着游客数量激增,山林里出现了随意丢弃的垃圾,部分步道因过度踩踏开始裸露泥土。在村民大会上,老吴闷头抽着烟袋锅:咱们得给这热闹上个缰绳。经过讨论,我们推出山林值日生制度,每位游客都能通过参与垃圾清理、植物养护换取积分,兑换手作礼品或民宿折扣。
深秋的枫叶红透时,慢山里迎来了一位特殊访客——当年指责我们破坏生态的环保博主。他戴着专业设备四处检测,却在看到生态实验室里孩子们记录的动植物生长日志、游客自发组织的巡山小队时红了眼眶:我走遍全国,第一次见到商业开发与生态保护能这样共生。当晚,他的直播镜头对准篝火旁的村民,老人们正在教游客编织竹篮,火光映着每个人的笑脸。
跨年钟声敲响前,老人带着我爬上最高的山头。他变魔术般从怀里掏出个竹筒,轻轻晃动,里面传来沙沙声响:这是三年来收集的花种,该让它们去更远的地方了。我们将种子混着泥土抛向风中,看着它们融入璀璨的烟花。远处,心愿墙被重新装点,新的祝福层层覆盖旧的痕迹,却始终不变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如今,慢山里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成为了一座流动的自然学校。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不同肤色的人们背着帆布包,在晨雾中辨认野花;夜晚,观测站的星空课堂里,孩子们踮着脚尖触摸模拟的银河。而我依然会在案头摆放一朵山茶花,它不再是干枯的标本,而是每天清晨从院子里摘下的鲜活花朵,花瓣上凝结的露珠,恰似时光馈赠的星辰。
在人生这场漫长的跋涉里,我们总习惯朝着预设的目标狂奔,却忘了脚下的泥土会绽放野花,头顶的天空会掠过飞鸟。
偶尔停下脚步吧,去触摸清晨凝结的露珠,倾听晚风拂过树梢的絮语,在慢下来的时光里,你会发现,那些曾被匆忙碾碎的美好,正悄然编织成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原来所谓的远方,从来不在遥不可及的终点,而在每一个愿意驻足欣赏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