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小声对我说,就在村东头的小坡上,离你家近,又能看见整片稻田。
我红着脸点头,手指绞着衣角。阿成趁人不注意,悄悄塞给我一个小包。我摸出看,是块绣着并蒂莲的红绸——那是订亲女子的信物,要系在腰间,表示名花有主。
当晚,阿成留在家里吃了腊八粥。他和小豆比赛剥蒜,逗得全家哈哈大笑。阿娘看着我们,眼里闪着泪光,却比往日精神了许多。
阿成啊,饭后,阿娘突然说,你既与小满定了亲,有些事就不必避嫌了。眼看年关将近,你不如把货郎担子放一放,多来家里走动。
阿成恭敬地应了,眼里满是喜色。我知道阿娘的意思——订了亲的男女本应避嫌,但阿成无亲无故,阿娘这是邀他来家里过年呢。
---
正月里,阿成果然常来家里帮忙。他修好了漏雨的屋顶,给菜园扎了新篱笆,甚至用边角料给我做了个小梳妆匣。每次他来,我都特意换上那件唯一没补丁的藕荷色衫子,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小满今天真好看。阿成总这么夸我,眼睛亮晶晶的。
我嘴上说着油嘴滑舌,心里却甜得像喝了蜜。有时趁阿娘不注意,他会飞快地捏捏我的手,或是往我袖子里塞块麦芽糖。这些小动作让我脸红心跳,干活时总忍不住走神。
然而出了正月,阿成就得重新挑起货郎担子出门了。去年冬天雪大,好些村子都缺东西。他解释着,眼里满是不舍,我得趁开春多跑几趟,多攒些钱。
我帮他整理担子,在每个小格子里放上干粮和药丸:路上小心,别走夜路,别蹚不熟悉的水...
阿成笑着捏我的鼻子:还没过门就这么啰嗦,以后还了得
我作势要打他,却被他一把搂进怀里。他的心跳声透过棉衣传来,稳健而有力。等我回来,他轻声说,我给你带城里的胭脂。
阿成走后,日子突然变得漫长起来。我照常操持家务,照顾菜园,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每当村口传来铃铛声,我的心就猛地一跳,可来的总是别的货郎。
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我正和小豆在菜园里播种,忽然听见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阿成风尘仆仆地站在篱笆外,脸上带着疲惫的笑。
你怎么回来了我惊喜地丢下种子跑过去。
阿成放下担子,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赶上龙抬头,给你带了城里的煎饼。
煎饼已经凉了,还有些压扁,可我却觉得比什么都香。阿成说他是特意绕远路回来的,就为了看我一眼,明天一早又得赶路。
那晚,阿娘特意多炒了两个菜,还温了一壶酒。饭后,阿成借着油灯的光,教我认更多的字。他的手掌包裹着我的手,在粗糙的纸上写下相思二字。
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他轻声说,呼吸拂过我的耳际。
我的脸热得发烫,却鼓起勇气在他脸颊上飞快地亲了一下:我也是。
阿成走后,我开始学着记家里的账目。他每次捎回来的钱,我都仔细记在小本子上:某月某日,阿成寄回多少文,用于买种子、扯布、请大夫...渐渐地,我也能帮阿娘算些简单的账了。
三月里,阿成托人捎来一封信。我捧着那张薄薄的纸,一个一个地认那歪歪扭扭的字:小满卿卿:见字如面。行至柳县,遇雨阻道,借宿农家。主人家有女,善绣,遂求教之,得花样若干,随信附上,望卿喜欢...
我的眼泪啪嗒啪嗒掉在信纸上。这个傻子,为了给我找绣花样子,竟去求教别人家的姑娘。随信寄来的花样确实精美,我照着绣了条帕子,准备等他回来送给他。
---
清明过后,阿成回来了,却愁眉不展。我以为是路上太累,特意熬了鸡汤给他补身子。可晚上帮阿娘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