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池塘,在我心里激起层层涟漪。我低头盯着手中的木簪,眼前突然模糊起来。
我知道我现在只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家里也没几亩地...阿成急急地说,但我有力气,肯吃苦。我已经攒了些钱,等开春...
傻子。我打断他,眼泪却掉得更凶,谁嫌你穷了
阿成愣了一瞬,随即眼睛亮了起来。他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擦去我脸上的泪水:那...你是答应了
我点点头,把木簪塞回他手里:你给我戴上。
阿成的手抖得厉害,笨拙地把我原本的荆钗取下,插上那支木簪。他的指尖擦过我的发丝,激起一阵战栗。
真好看。他退后一步端详,眼里盛满了柔情。
我从腰间解下一个香囊,递给他:给你的。
香囊是我这些日子偷偷绣的,靛蓝色的布上歪歪扭扭地绣了朵云彩——我的绣活实在不怎么样。阿成却像得了珍宝似的捧在手里,凑到鼻尖闻了闻。
是桂花香!他惊喜地说。
嗯,我晒的。我红着脸解释,听说...听说走远路的人带着,能想起家...
阿成突然上前一步,把我搂进怀里。我的脸贴在他胸膛上,听见他心跳如雷。小满,等我开春就来提亲。他在我耳边轻声说,呼吸拂过我的耳垂,我向村长打听了,你家下聘要两只雁、六匹布、二十两银子...我都备好了。
我惊讶地抬头:你哪来那么多钱
阿成得意地眨眨眼:我省吃俭用攒的。每次路过县城,别人下馆子,我就啃干粮;别人住客栈,我就睡货栈。他轻轻捏了捏我的鼻子,为了娶你,值得。
夕阳西沉,远处传来阿娘唤我回家吃饭的声音。我们依依不舍地分开,阿成帮我拍掉身上的草屑:明日我就启程去南边进货,赶在腊月前回来。
路上小心。我攥着他的衣角,突然生出万般不舍。
阿成俯身在我额头轻轻一吻,像蝴蝶掠过花瓣:等我回来。
---
腊月初八那日,村里飘着粥香。我正在灶台前熬腊八粥,忽然听见门外一阵喧哗。小豆飞奔进来,激动得上气不接下气:阿姐!成哥哥来了!带着好多东西!
我的心猛地一跳,勺子差点掉进锅里。透过厨房的小窗,我看见阿成穿着一身崭新的靛蓝色棉袍,身后跟着几个挑担的脚夫,正朝我家走来。最前面的脚夫挑着两只活雁,雁脚上系着红绸,扑棱着翅膀。
阿娘匆忙从里屋出来,手忙脚乱地整理衣衫:这孩子,也不提前捎个信!
我躲在厨房不敢出去,耳朵却竖得老高。阿成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张婶,我陈阿成今日特来提亲,求娶令爱小满为妻。
按照习俗,阿娘应该先推辞一番。可她看着那些丰厚的聘礼——除了说好的雁和布匹,还有两坛好酒、四盒点心、甚至一对银镯子——竟一时语塞。
快进来坐。阿娘最终只说了这么一句,声音有些哽咽。
我在厨房里急得团团转,既想看看阿成穿了新衣裳是什么模样,又羞得不敢露面。直到王婶笑眯眯地进来拉我:傻丫头,还躲什么你娘都让人去请村长了!
堂屋里,阿成正襟危坐,脸上的笑容却藏不住。见我进来,他眼睛一亮,随即又规矩地低下头。村长坐在上首,捋着胡子直乐:好啊,咱们村又添一桩喜事!
阿娘抹着眼泪说:小满爹走得早,我就盼着她找个知冷知热的人。阿成这孩子实在,我放心。
订亲仪式简单却庄重。阿成恭恭敬敬地给阿娘磕了头,奉上聘书。村长为我们写下婚书,约定来年秋后完婚——那时农闲,而且阿成有时间在邻村盖间新房。
新房的地基我都看好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