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干部和一些媒体记者。我分享了峡谷村这几年的变化,分享了绿色山谷项目的初衷。
提问环节,一个戴眼镜的年轻记者站了起来,问题很尖锐:孙总,我们了解到您当初在自己的家乡创业,似乎经历过很不愉快的背叛。那段经历,会不会影响您现在做公益的心态您怎么看待和处理这种善意被辜负的情况
他的问题一出,全场都安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我身上。
我沉默了几秒钟,握着话筒,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或好奇、或探究的脸,心里很平静。
谢谢你的问题。我开口,声音清晰,是的,我有过很不好的经历。被人从背后捅过刀子,被人夺走过心血,那种滋味,刻骨铭心。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那段经历教会了我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善意,不是没有底线的付出,更不是纵容贪婪的借口。我的技术,我的经验,只会分享给那些懂得珍惜、愿意付出汗水、并且尊重规则的人。
真正的帮扶,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合作基础上的,是双向的奔赴。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更不是打着亲情、乡情的幌子,进行算计和利用。我坦然地迎着记者的目光,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任和契约精神都没有,那对不起,我的善意很贵,给不了。
我的话掷地有声,会场里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发言之后,我的故事,连同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通过媒体和网络迅速传开了。一时间,关于乡村创业的艰难、人性的复杂、信任的价值、家族亲情的边界,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讨论。
很多人为我的经历唏嘘,为峡谷村的重生点赞。我的故事,确实也鼓舞了不少有知识有抱负的年轻人,让他们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希望。但同时,它也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提醒着每一个想做事的人:人心难测,防人之心不可无,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前行。
这天傍晚,忙完厂里的事,我独自一人爬上了村子后面那片山坡。
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山谷,给连绵的青山和田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山脚下,峡谷村亮起点点灯火,加工厂那边还能听到机器运转的隐约声响,伴随着孩子们放学后的嬉闹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又充满生机。
三年前,我几乎一无所有地来到这里,内心充满了伤痕和疑虑。三年后,站在这里,看着眼前这片因汗水和信任而焕发生机的土地,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
山湾村的背叛,李刚的算计,张德明的贪婪……那些曾经让我痛彻心扉的人和事,如今都已沉淀为记忆深处的教训。它们提醒我,看人要擦亮眼睛,做事要守住底线。
未来的路,肯定还会有新的挑战和困难。但看着山谷里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想着陈明村长他们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我心里无比笃定。
只要坚持心里的那份信念,和值得信任的人并肩前行,就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微风拂过,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
这片山谷,因为它浴火重生,显得更加苍翠,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