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翼翼地还给我,眼神里带着敬佩:俺们靠山村也跟着沾光了!顿了顿,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报纸,对了,你看这个没省报!

    我接过来,目光落在豆腐块大小的版面上,标题很醒目:《挪用善款,诬告陷害——XX村希望小学停工真相调查》。

    心头猛地一跳。

    报道写得详细,经过媒体对桥上学堂和我个人经历的持续关注,引发了上级部门对家乡希望小学停工事件的重新审视。随着调查深入,证据链逐渐清晰,最终指向了村支书钱明和我的发小刘刚。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偷偷挪用了部分建校资金用于挥霍,眼看窟窿越来越大,怕事情败露,便想出了栽赃嫁祸的毒计,伪造了那封匿名的举报信,企图把我拉下水,搅浑视线。

    真相大白。

    我捏着报纸,指尖发白。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也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悲凉。原来,那些日日夜夜的猜忌、污蔑、攻击,都源于如此龌龊的贪婪和算计。

    哼,这两个挨千刀的!李实也看到了报道,气得把烟锅子往地上一磕,我说什么来着!陈建筑师你就是被冤枉的!现在好了,老天有眼!

    他们……怎么样了我轻声问。

    还能怎么样报纸上说了,警察都去了,带走了!挪用公款,还诬告,够他们喝一壶的!李实解气地说着,又有些感慨,你老家那边,现在可是炸开锅了。听说啊,好多人都不敢出门,臊得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家乡……我默念着这两个字,心里五味杂陈。那些曾经对我冷眼相向、恶语相加的乡亲,此刻会是怎样的心情震惊悔恨还是依旧麻木

    回到我和父母在邻村临时租住的小院时,天已经擦黑。推开院门,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厨房里,母亲正忙碌着,父亲坐在小马扎上,就着昏暗的灯光,仔细地修补着一个破了洞的渔网。看到我回来,母亲放下锅铲,父亲也停下了手里的活。

    回来了饿了吧快洗手吃饭。母亲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

    爸,妈。我叫了他们一声,看着他们花白的头发和眼角的皱纹,心里一阵发酸。自从刘刚他们来闹事,基金会暂停资助后,我就把二老从老家接了过来。他们什么都没多问,只是默默地收拾了行李,跟着我离开了那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子。

    饭桌上,父亲给我夹了一筷子鱼,闷声说道:今天下午,你老家那个新上任的村长,带人过来了。

    我的心沉了一下:他们来干什么

    还能干啥,母亲叹了口气,道歉呗。说他们瞎了眼,错怪你了,求你原谅,还想请你……回去,把那个学校接着建完。

    我拿着筷子的手顿住了。道歉请我回去

    脑海里浮现出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们此刻会是什么表情是真心悔过,还是迫于无奈

    你怎么说的父亲看着我。

    我没见他们,我摇摇头,没什么胃口,让李村长去应付了。

    父亲点点头,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喝了口酒。我知道,父母的心,也因为那些糟心事,对生养他们的地方彻底冷了。这里虽然简陋,但邻村人的淳朴和尊重,让他们感到安宁。

    第二天,我正在桥上学堂的教室里检查最后收尾的细节,李实急匆匆地跑了进来:陈建筑师,他们又来了!就在村口,非要见你一面!

    我皱了皱眉,终究是躲不过。

    跟着李实来到村口,远远就看到一群人站在那里,大概有二三十个,都是家乡的面孔。为首的是新任的村长老杨,一个看起来还算本分的中年人。旁边站着几个村里的长辈,还有一些曾经对我指指点点的村民。他们大多低着头,神情局促不安,全然没有了当初的嚣张和理直气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让孩子们过了河,就直接进教室简介 >让孩子们过了河,就直接进教室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