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更优质的钢材和水泥,聘请了更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来指导关键工序。工程进度加快,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时间在汗水和希望中飞逝。
一年后。
金秋时节,靠山村的河谷层林尽染。一座银灰色的建筑,如同一道优美的弧线,横跨在曾经阻隔了两岸的溪流之上。
桥身中部,巧妙地延展出几间宽敞明亮的玻璃房子,阳光透过巨大的窗户洒满室内,那就是教室。桥的两端平缓地接入两岸的道路,孩子们可以从任何一边安全地走上桥,进入桥上的教室。
桥上学堂,终于落成了!
落成典礼那天,整个靠山村,不,是附近十里八乡都轰动了。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村民们穿上了过年才舍得穿的新衣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剪彩仪式简单而隆重。当红绸被剪断的那一刻,孩子们像一群小鸟,欢呼着冲上了崭新的桥面。他们好奇地摸着光滑的栏杆,趴在教室的窗户上往里看,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有新学校了!
在桥上的学校!太酷了!
再也不用怕掉进河里了!
孩子们的笑声、村民们的欢呼声、还有远处传来的鞭炮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李实站在我身边,这个坚韧的汉子,此刻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用力拍着我的肩膀,哽咽着说:陈建筑师,谢谢!靠山村世世代代,都记得你的恩情!
我的眼眶也湿润了。看着眼前这座凝聚了无数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的建筑,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一年来的所有艰辛、委屈、不甘,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值了。一切都值了。
我的故事,随着桥上学堂的落成,被更多媒体报道。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不久后,我收到了一个通知,我被评为了当年的年度乡村教育贡献人物。
颁奖典礼很隆重,聚光灯打在身上,手里捧着沉甸甸的奖杯,听着主持人念着那些赞誉之词,我却感到一丝恍惚。
台下掌声雷动,一张张陌生的、带着善意和钦佩的脸庞。我想起了家乡那些复杂的眼神,想起了刘刚狰狞的面孔,想起了被冻结的希望小学,想起了那些依旧在等待的孩子……
这个迟来的认可,像是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心上。
我走到麦克风前,看着台下,深吸一口气。掌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等待着我的获奖感言。我该说些什么感谢还是诉说那些不为人知的委屈
目光越过人群,仿佛看到了靠山村那座横跨溪流的桥,看到了桥上教室里孩子们求知的眼睛。
07
迟来的真相
手里的奖杯沉甸甸的,冰凉的金属质感硌着掌心。聚光灯刺眼,台下的掌声如同潮水,涌来,将我包围。主持人还在念着那些溢美之词,年度乡村教育贡献人物、无私奉献、建筑奇迹……每一个字都像针,扎在我心上某个隐秘的角落。
恍惚间,我看到了家乡那浑浊的河水,听到了三婶尖利的叫骂,感受到了刘刚推搡过来的那股蛮力。这个迟来的认可,这份站在高光下的荣誉,和我内心深处那块未能愈合的伤疤形成了对比。
走下台,闪光灯还在闪烁。我没有过多停留,婉拒了几个采访邀请,只想尽快离开这个喧嚣的场合,回到那个让我感到踏实的地方——靠山村。
回到邻村,已是傍晚。夕阳给桥上学堂镀上了一层金边,孩子们放学的嬉闹声远远传来,清脆悦耳。李实正蹲在桥头,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看到我回来,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指了指我手里的奖杯:陈建筑师,这玩意儿,金的
我失笑,把奖杯递给他:铜的,镀了层颜色。
他掂量了一下,又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