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律严惩!
李汝华领命而去。朱常洛走到窗前,望着秋日晴空,心中思绪万千。改革从来不是易事,尤其触动既得利益集团时,阻力更是超乎想象。但他没有退路,大明积弊已深,非猛药不能去疴。
皇爷,辽东捷报!王安兴冲冲地跑来,孙承宗大人奏报,建州女真遣使求和,愿称臣纳贡!
朱常洛接过捷报,细细。孙承宗在奏折中详述了辽东现状:努尔哈赤萨尔浒战败后,内部矛盾激化,几个儿子为继承权明争暗斗。为保住实力,不得不遣使求和。
告诉孙承宗,准其称臣,但须遣子为质,每年纳贡战马千匹、人参千斤。另,开放抚顺、清河等处马市,允许边民互市。朱常洛指示道。
王安正要退下,朱常洛又补充一句:还有,令锦衣卫密查努尔哈赤近日动向。此獠老奸巨猾,突然求和,恐有诈。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泰昌二年的正月。紫禁城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朱常洛在乾清宫设宴,犒赏有功之臣。
宴席上,群臣纷纷向皇帝敬酒,称颂泰昌新政。杨涟举杯高呼:陛下登基以来,外平建奴,内肃贪腐,清丈田亩,改革税制,实乃中兴明主!
臣等恭祝陛下万岁,大明国祚永昌!群臣齐声附和。
朱常洛微笑举杯,目光扫过满朝文武。两年时间,他改变了太多:本该在位一个月的泰昌帝,如今已稳坐龙庭两年;本该在萨尔浒惨败的明军,却打得努尔哈赤俯首称臣;本该被魏忠贤操控的天启帝,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储君...
宴席散后,朱常洛独自登上午门城楼。冬夜的星空格外清澈,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覆盖着薄雪,在月光下泛着银光。
皇爷,天寒地冻,保重龙体。王安为他披上貂皮大氅。
朱常洛摆摆手:无妨。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王安识趣地退下。朱常洛仰望星空,思绪飘远。穿越两年,他几乎忘记了王加锋的身份,完全融入了朱常洛的角色。那个21世纪的医药销售,仿佛只是前世的一场梦。
陛下...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朱常洛回头,看到骆思恭快步走来,脸色凝重。
何事
骆思恭低声道:锦衣卫密报,李三才近日频繁召集江南籍官员密会,恐有不轨之举。另外...他犹豫了一下,努尔哈赤秘密遣使联络蒙古科尔沁部,似有异动。
朱常洛眼中寒光一闪。果然,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李三才作为东林党元老,却在暗中结党;努尔哈赤称臣纳贡,却在暗中联络蒙古。
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朱常洛沉声命令,另外,加派人手保护太子。
骆思恭领命而去。朱常洛再次仰望星空,长长呼出一口白气。中兴之路,任重道远。但他坚信,只要坚持改革,整顿吏治,发展军备,培养好接班人,大明绝不会重蹈历史上的覆辙。
这一世,我必扭转乾坤!朱常洛低声自语,声音坚定如铁。
夜风吹拂,他的龙袍猎猎作响,宛如一面不落的旗帜。紫禁城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乾清宫的灯光依然明亮,如同这中兴王朝的希望之光,永不熄灭。
6
薪火相传
泰昌十一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元宵刚过,紫禁城内的积雪就已消融殆尽,嫩绿的新芽悄悄爬上枝头。
朱常洛站在文华殿的窗前,望着外面忙碌的太监宫女们张灯结彩,为太子的婚礼做准备。十九岁的朱由校即将迎娶张嫣,历史上这位皇后将在崇祯朝经历国破家亡的悲剧。但这一世,朱常洛决心让悲剧不再重演。
父皇。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朱由校一身杏黄色龙纹便服,恭敬行礼。曾经稚嫩的少年如今已长成挺拔青年,眉宇间既有书卷气,又不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