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武。

    由校来了。朱常洛转身微笑,指了指案几上的奏折,看看这个,说说你的看法。

    朱由校接过奏折,快速浏览。这是陕西巡抚上报的旱情及处置方案。片刻后,他抬头道:儿臣以为,开仓放赈固然紧要,但更需未雨绸缪。陕西连年干旱,当兴修水利,推广抗旱作物,方是长久之计。

    朱常洛欣慰地点头。十年来,他悉心培养这个历史上的木匠皇帝,不仅亲自教授治国之道,还安排杨涟、孙承宗等重臣轮流讲学。如今的朱由校,已能娴熟处理朝政,与历史上那个被宦官操控的昏君判若两人。

    说得好。这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朱常洛拍拍儿子肩膀,记住,为君者当以民为本。百姓安乐,江山方能永固。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朱由校郑重应道,随即略显犹豫,不过...如此重大的事,儿臣独自处置是否...

    你已加冠成年,又即将大婚,理当担起更多责任。朱常洛语气温和却坚定,从今日起,六部日常政务由你决断,只需每旬向朕汇报一次。

    朱由校眼中闪过惊讶,随即化为坚定:儿臣必不负父皇重托!

    待朱由校告退后,王安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皇爷,孙承宗大人在外求见。

    宣。

    须发皆白的孙承宗精神矍铄地走进来,跪地行礼:老臣叩见陛下。

    孙爱卿平身。朱常洛亲手扶起这位肱骨之臣,辽东情况如何

    孙承宗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托陛下洪福,辽东屯田已初见成效。去年收获粮食五十万石,不仅自给自足,还能接济蓟镇、宣府。新建的三大棱堡已成掎角之势,女真人再不敢轻举妄动。

    朱常洛满意地点头。十年来,他不仅收复了抚顺、清河等失地,还在辽东推行军屯,修建棱堡,训练新军,使这个历史上的心腹大患变成了大明稳固的边疆。

    努尔哈赤那边有什么动静

    孙承宗表情转为严肃:老奴去年病死,其子皇太极继位。此人比其父更加狡猾,表面上继续称臣纳贡,暗地里却在联络蒙古各部。老臣已加强戒备,并派细作混入建州监视。

    朱常洛走到辽东地图前,凝视良久。历史上,正是皇太极改后金为清,为入主中原奠定基础。这一世,他绝不会让历史重演。

    孙卿,朕欲在辽河套增设两处军镇,你意下如何

    孙承宗细细查看地图所指位置,眼前一亮:陛下圣明!此地水草丰美,若设军镇屯田,可扼守建州与蒙古联络要道!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具体细节,孙承宗才告退离去。朱常洛刚想休息片刻,王安又来禀报:皇爷,皇后娘娘派人来问,今晚是否去坤宁宫用膳

    朱常洛微微一怔。这些年来,他忙于政务,与郭皇后渐渐疏远。历史上郭皇后在天启朝被魏忠贤迫害致死,这一世虽然避免了悲剧,但夫妻情分却已淡漠。

    告诉皇后,朕今晚一定去。

    傍晚时分,朱常洛来到坤宁宫。出乎意料的是,郭皇后亲自下厨准备了几样家常小菜,都是他当年做太子时爱吃的。

    陛下日夜操劳,臣妾特意做了些清淡的,给您换换口味。郭皇后温婉一笑,眼角已有了细纹,却更添风韵。

    朱常洛心头一暖。记忆中那个在现代社会孤独打拼的医药销售王加锋已经越来越远,此刻坐在坤宁宫中,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就是朱常洛,是大明的皇帝,是眼前这个温柔女人的丈夫。

    皇后有心了。朱常洛夹了一筷子清炒时蔬,味道意外地好,朕这些年忙于政务,冷落了你。

    郭皇后眼中泛起泪光:陛下说哪里话。您励精图治,使大明中兴,臣妾为您骄傲还来不及。

    夫妻二人边吃边聊,说起太子大婚的准备,说起后宫趣事,久违的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我穿越泰昌帝,逆天改命简介 >大明:我穿越泰昌帝,逆天改命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