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洛唤来老太监。
老奴在。
传朕口谕,崔文升医术不精,即刻革去御医之职,发配南京太医院。另,命锦衣卫暗中监视郑太妃宫中动向,但有异常,立即禀报。
王安惊讶地抬头,随即领会到什么,郑重应道:老奴这就去办。
朱常洛望着王安离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气。这只是开始。他要在这危机四伏的宫廷中活下去,就必须比所有人都更谨慎、更果断。
夜幕降临,紫禁城华灯初上。泰昌帝朱常洛站在乾清宫的台阶上,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已有了盘算。
明日早朝,他将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面对满朝文武。而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
初展锋芒
五更时分,紫禁城还笼罩在朦胧的晨雾中。朱常洛已经穿戴整齐,站在乾清宫的铜镜前。镜中的皇帝一身明黄色龙袍,腰系玉带,头戴翼善冠,虽面容仍显憔悴,但眼神锐利如刀。
皇爷,时辰到了。王安轻声提醒,双手奉上一盏参茶。
朱常洛接过茶盏,温热透过瓷壁传递到指尖。他轻啜一口,苦涩中带着微甘,精神为之一振。这是他穿越后的第一个早朝,必须一鸣惊人。
昨夜朕交代的事,可办妥了
王安压低声音:回皇爷,崔文升已押往南京。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亲自安排了人手监视郑太妃的仁寿宫,一有动静就会来报。
朱常洛微微颔首,将茶盏放回托盘:朝中大臣都到了
回皇爷,文武百官已在皇极门外候着了。
走。朱常洛一甩袍袖,大步向外走去。太监们连忙跟上,掌灯的掌灯,撑伞的撑伞,一行人穿过重重宫门,向皇极殿行去。
皇极殿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当朱常洛的銮驾出现在丹陛之上时,山呼万岁之声如潮水般涌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常洛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中群臣。站在文官首位的是内阁首辅方从哲,这位万历朝的老臣须发皆白,神情复杂;在他身后是东林党领袖、吏部尚书周嘉谟,以及昨日见过的刘一燝;武将行列则以英国公张惟贤为首,个个甲胄鲜明。
众卿平身。朱常洛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百官起身后,首辅方从哲出列奏道:陛下初登大宝,臣等恭请陛下保重龙体,以社稷为重。
朱常洛看着这位历史上在红丸案中态度暧昧的首辅,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方爱卿有心了。朕虽偶感不适,但国事不可废弛。今日早朝,朕有几件事要议。
他稍作停顿,目光如电扫过群臣:第一,御医崔文升医术不精,昨日已被朕革职发配南京。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崔文升是郑贵妃举荐的御医,朝中无人不知。朱常洛此举无异于公开打郑贵妃的脸。
肃静!司礼太监尖声喝道。
朱常洛继续道:第二,先帝驾崩前,曾嘱托朕三件事:一曰发内帑以济边饷;二曰罢矿税以苏民困;三曰用忠良以振朝纲。朕不敢忘,今日便着手办理。
这番话一出,殿中气氛顿时一变。东林党人面露喜色,而一些与郑贵妃关系密切的官员则脸色难看。万历末年国库空虚,边军欠饷严重,而神宗却将大量白银收入内帑(皇帝私库),不肯拿出来充作军费。矿税更是万历朝一大弊政,派往各地的矿监税使横征暴敛,民怨沸腾。
陛下圣明!周嘉谟激动地出列,先帝遗命正合天心民意。老臣请即刻拟旨,罢除天下矿税,释放因反对矿税被囚的言官!
朱常洛点头:准奏。方爱卿,此事由你牵头办理,三日内朕要看到结果。
方从哲躬身应是,眼中却闪过一丝诧异。新君登基不过四日,行事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