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此雷厉风行,与昔日东宫时懦弱形象判若两人。
第三件事,朱常洛声音陡然转冷,朕听闻有人欲进献所谓仙丹。自嘉靖朝以来,方士乱政之祸还少吗今后但有敢言丹药者,以欺君之罪论处!
这句话如同一记惊雷,震得满朝文武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知道,郑贵妃昨日确实派人往乾清宫送过仙丹。
就在此时,一名绯袍官员突然出列跪地:臣鸿胪寺丞李可灼有本上奏!
朱常洛瞳孔一缩——李可灼!历史上进献红丸的直接责任人!
讲。朱常洛声音平静,右手却不自觉地握紧了龙椅扶手。
李可灼高举一份奏折:臣家传仙方,可治百病。先帝在时,曾治愈臣父顽疾。今闻陛下龙体欠安,愿献此方,以效犬马之劳!
殿中气氛顿时凝固。朱常洛刚刚才严令禁止进献丹药,李可灼就公然抗旨,背后必有倚仗。
朱常洛不怒反笑:李爱卿耳朵不好朕方才说的话,没听清
李可灼额头见汗,却仍硬着头皮道: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好一个忠心!朱常洛猛地拍案而起,王安,将此人拿下,交由锦衣卫审问,看看他背后是谁指使!
两名锦衣卫立刻冲入殿中,将面如土色的李可灼拖了出去。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无人敢出一言。
朱常洛环视群臣,声音放缓:朕知道,有些人以为朕软弱可欺。今日朕把话说明白——朕虽宽厚,但绝非昏庸。从今往后,朝中但有结党营私、欺君罔上者,严惩不贷!
他特意在结党营私四字上加重语气,目光扫过几位著名的齐楚浙党成员。这些人与郑贵妃关系密切,历史上正是他们配合郑贵妃害死了朱常洛。
退朝!朱常洛一甩袍袖,起身离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震惊于新君的强势。
回到乾清宫,朱常洛刚换下朝服,王安就来报:皇爷,杨涟、左光斗在外求见。
朱常洛眼前一亮:快宣!
不多时,两位官员躬身而入。为首的杨涟约莫四十出头,面容刚毅,双目炯炯有神;左光斗稍年轻些,儒雅中透着坚毅。二人都是东林党中坚,历史上以刚直敢谏著称。
臣杨涟(左光斗)叩见陛下!
二位爱卿平身。朱常洛示意太监们退下,只留王安一人在旁,朕早闻二位忠直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杨涟正色道:陛下今日早朝所为,大快人心!崔文升、李可灼之流,实为郑党爪牙,危害社稷久矣。
左光斗补充道:然郑党树大根深,陛下初登大宝,还须谨慎行事。
朱常洛点头:朕明白。所以朕需要二位爱卿相助。他从案头取出一份奏折,这是朕草拟的《中兴十策》,二位看看有何补充。
杨涟双手接过,与左光斗一同观看。奏折上赫然列着十条改革措施:清丈田亩、整顿军备、改革科举、精简机构、开放海禁...
陛下!这...杨涟激动得双手微颤,若此十策得行,大明中兴有望!
左光斗却略显忧虑:只是这些改革触动太多人利益,恐阻力重重。
朱常洛目光坚定:所以朕需要二位联络志同道合之臣,逐步推行。首要之事是稳定朝局——杨爱卿,朕命你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专司监察百官;左爱卿任礼科给事中,负责科举改革事宜。
二人跪地谢恩,杨涟更是热泪盈眶:臣等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待二人退下,朱常洛长舒一口气,走到窗前。日已西斜,紫禁城的琉璃瓦映着晚霞,宛如一片火海。
皇爷,郑太妃那边有动静了。王安悄声禀报,锦衣卫来报,李可灼被拿下后,郑太妃急召其侄郑养性入宫密议。
朱常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