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笑:果然沉不住气了。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
夜幕降临,朱常洛独坐御书房,在烛光下批阅奏章。辽东经略熊廷弼的奏折引起他的注意——建州女真蠢蠢欲动,边关形势危急。
朱常洛提笔批示:调戚金、秦良玉等将领率军增援,同时拨内帑银五十万两充作军饷。写完后,他犹豫片刻,又加上一句:边关将士辛苦,朕心甚念。另赐御酒千坛,犒赏三军。
放下朱笔,朱常洛揉了揉太阳穴。穿越不过两日,他已感到身心俱疲。宫廷斗争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皇爷,该歇息了。王安轻声劝道。
朱常洛摇摇头:再等等。他从抽屉中取出一张密信,派人连夜送给孙承宗,让他秘密整顿京营,随时听候调遣。
孙承宗是明末少有的文武全才,历史上曾训练出精锐的天雄军。朱常洛必须提前布局,以防郑党狗急跳墙。
data-faype=pay_tag>
王安领命而去,朱常洛独自站在殿前,仰望满天星斗。历史上的泰昌帝此时应该已经病入膏肓,而他却在这里谋划大明中兴。改变历史的感觉令他既兴奋又惶恐。
陛下...一个温柔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朱常洛转身,看到一位端庄秀丽的宫装女子——根据记忆,这应该是他的皇后郭氏。
皇后怎么还没休息朱常洛语气柔和下来。
郭皇后眼中含忧:陛下日夜操劳,臣妾放心不下。她递上一碗热汤,这是臣妾亲手熬的参汤,请陛下保重龙体。
朱常洛心头一暖。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宫廷中,至少还有真心关心他的人。他接过参汤,忽然想到历史上郭皇后在天启朝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结局,心中暗自发誓绝不会让悲剧重演。
有劳皇后了。朱常洛轻啜一口,忽然压低声音,近日宫中不太平,皇后和由校(朱由校,即后来的天启帝)要多加小心,饮食起居务必谨慎。
郭皇后神色一凛,领会了丈夫的暗示:臣妾明白。由校近日在文华殿读书,臣妾已加派了可靠的人手。
夫妻二人又说了些体己话,郭皇后便告退了。朱常洛回到御案前,取出一本空白奏折,郑重写下中兴十策实施细则几个大字。
烛光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映在宫殿的墙壁上,宛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3
紫禁惊变
五更鼓刚过,朱常洛就已醒来。窗外还是一片漆黑,只有几颗残星挂在天际。他揉了揉太阳穴,这两日连续处理朝政到深夜,让他这具尚未康复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皇爷,骆思恭大人在外求见,说有要事禀报。王安轻手轻脚地走进寝宫,声音压得极低。
朱常洛立刻清醒过来。锦衣卫指挥使深夜求见,必有大事!
快宣!
骆思恭一身便装匆匆而入,脸上还带着夜行的风尘。他跪地行礼后,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陛下,郑党有异动!
朱常洛展开密信,借着烛光快速浏览。信中详细记录了郑贵妃侄儿郑养性近日频繁联络御马监太监刘朝、兵部尚书黄嘉善等人的情况,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似乎在密谋调换乾清宫侍卫,计划在三日后动手。
好大的胆子!朱常洛将密信拍在案上,眼中寒光闪烁。历史上郑贵妃确实曾试图在泰昌帝病重时垂帘听政,但没想到她竟敢策划政变!
骆卿,御马监现在有多少兵马
回陛下,御马监掌腾骧四卫,定额应有万余,但实际在册不足八千。骆思恭答道,不过京营在孙承宗大人整顿下,已有三万精锐听候调遣。
朱常洛沉思片刻,忽然问道:郑养性现在何处
据线报,他昨日秘密出城,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