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荡荡停在清灵庄口。巧儿身着凤冠霞帔,仪态万千坐进轿中。她回首望去,只见父母站在豆腐坊门槛上,眼中满是不舍的泪水。而在他们身后,是康熙亲赐的御品豆腐庄匾额,在春风吹拂下,泛着熠熠鎏金光芒,仿佛在诉说这段奇妙缘分。
四:入宫初尝宫廷险
巧儿随康熙一同入宫,从此告别熟悉的清灵庄,踏入看似繁华却暗藏玄机的紫禁城。初入宫时,巧儿对宫中一切都充满好奇与敬畏。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皇家威严富贵。
然而,巧儿很快发现,宫廷生活并非她想象中那般美好。自幼在民间长大的她,对宫廷繁琐礼数一窍不通。走路姿势、说话语气、见人规矩……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要求,稍有不慎便会犯错。
太后得知康熙带回出身民间的女子,心中极为不满。在她看来,巧儿不过是个不懂规矩的乡下丫头,怎能配得上自己的儿子。飞宫娘娘也对巧儿充满嫉妒与敌意,仗着深得太后宠爱,时常在太后面前添油加醋说巧儿坏话,企图将巧儿赶出宫。
一次,太后设宴,邀请众妃嫔赴宴。巧儿按民间习惯,大大咧咧坐在椅子上,却不知宫廷中座位顺序有严格等级之分。太后见状,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冷冷说道:哼,真是没规矩的野丫头,在这宫里,可不是你在乡下那般随意。巧儿顿时满脸通红,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心中既委屈又害怕。
飞宫娘娘趁机在一旁煽风点火:太后息怒,这等不懂礼数之人,怎能留在皇上身边,恐怕会坏了宫里规矩。太后听了,对巧儿的厌恶又加深几分。
五:奸妃设计陷绝境
飞宫娘娘不满足于让巧儿在太后面前出丑,一心想彻底除掉巧儿以绝后患。于是,她想出一条恶毒计策。
她买通巧儿身边宫女,让其在巧儿膳食中偷偷加入导致滑胎的药物。巧儿未察觉异样,每日照常饮食。没过多久,巧儿便感觉身体不适,时常腹痛难忍。
康熙得知巧儿生病,心急如焚,立刻宣太医诊治。太医仔细诊断后,脸色凝重告知康熙,巧儿已有身孕,但如今胎儿情况危急,很可能保不住。康熙听后,如遭晴天霹雳,既愤怒又心疼。
飞宫娘娘假装关心前来探望巧儿,却在巧儿面前阴阳怪气地说:妹妹这是怎么了在这宫里,可得好好照顾自己,别因为一些疏忽,丢了皇上龙种。巧儿心中明白飞宫娘娘不怀好意,却无力反驳,只能默默流泪。
在飞宫娘娘暗中操作下,巧儿身边宫女太监们也开始对她冷言冷语,故意刁难。巧儿处境愈发艰难,身体和心灵都遭受巨大折磨。
六:帝心无奈苦难言
康熙虽对巧儿遭遇心疼不已,却也感到无能为力。太后本就对巧儿不满,飞宫娘娘又深得太后宠爱,在后宫势力庞大。康熙身为天子,虽坐拥天下,却不得不顾及太后颜面和宫廷稳定。
他试图在太后面前为巧儿求情,希望太后网开一面,不再为难巧儿。然而,太后固执己见,认为巧儿出身低微,不懂礼数,留在宫中只会败坏皇家名声。
皇儿,不是哀家故意为难她,只是她实在不适合留在宫中。这宫廷规矩森严,容不得半点马虎。太后严肃说道。
康熙无奈地跪在太后面前,苦苦哀求:母后,巧儿虽出身民间,但她心地善良,并无过错。还望母后高抬贵手,放过她和腹中孩子。
太后不为所动,冷冷说道:哀家心意已决,你不必再劝。若她不能守好宫廷规矩,哀家绝不轻饶。
康熙满心无奈与悲愤,却无法违抗太后旨意。他只能暗自叮嘱太医,尽全力保住巧儿和孩子。然而,面对飞宫娘娘暗中阻挠和太后施压,太医们小心翼翼,不敢懈怠,却难以改变局势。
七:离宫出走寻生机
巧儿在宫中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