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朱雀衔玺

    暮春三月的长安城浸润在杏花烟雨里,沈昭容立在紫宸殿九曲回廊下,望着檐角垂落的鎏金铜铃出神。细雨将雀替上的彩漆洇得愈发浓艳,恰似五年前她初登相位时,太常寺呈上的那方朱雀衔玺纹玉笏。银丝掐就的云纹在暮色里流转,恍惚间又见含元殿前百官朝拜,二十四岁的女相将象牙笏板举过头顶,听见自己的声音穿透晨雾:臣必使四海承平,九衢烟月不夜天。

    相爷,药煎得三分火候了。

    梅枝横斜处转出个青衫落拓的身影,苏玉竹捧着越窑秘色盏踏雨而来。这人腰间悬着的青玉葫芦随步轻晃,广袖盈满忍冬藤的清苦,连衣袂扫过青砖时都簌簌落下几片干枯的紫苏叶。沈昭容接过药盏时触到他微凉的指尖,忽想起三年前初遇的光景——那时她因盐铁改制呕血晕厥在尚书省,正是这游方郎中叩开相府铜环,用金针引出她心脉间积郁的寒毒。

    苏先生的手愈发生凉了。沈昭容就着雨水咽下苦药,瞥见对方用素绢裹着盏沿的指节泛着青白。

    采药人惯受山风,相爷莫挂怀。苏玉竹退至廊柱阴影里,袖中滑落几颗朱砂似的相思子,恰被穿堂风吹散在雨幕中。他总爱在配药时掺些稀奇古怪的物件,上月往安神汤里放的昆仑雪菊,还是燕翎纵马三日从龟兹商人处抢来的。

    正说着,忽听得殿外传来环佩叮咚。沈昭容尚未转身,玄色身影已如惊鸿掠水般掠过朱栏。燕翎的剑鞘横挡在来人身前,待看清是东宫掌事女官才收势回旋。那宫娥捧着错金博山炉跪地:太子殿下新得暹罗国进贡的龙脑香,特请相爷移步曲江池品鉴。

    代本相谢过殿下。沈昭容指尖拂过案头堆积的淮南道盐税奏折,孔雀纹披帛扫落几片被雨水打湿的梨花,就说本相要核验扬州新开的三十七处盐场,怕是辜负了满园姚黄魏紫。

    回廊转角处忽有绯色衣角闪过,带起一缕苦杏仁的涩味。沈昭容唇角微扬,谢寒川惯常隐在暗处的习性倒与三年前无二。那年黄河水患,正是这毒术诡谲的少年将砒霜撒入贪官府邸的水井,第二日朝堂上便多了七份告老还乡的奏疏。

    果然踏入书房时,青玉案上除了待批的文书,还多了盏琥珀色药汤。沈昭容执起狼毫蘸满松烟墨,忽听得瓦檐传来细碎响动。燕翎的剑光比思绪更快,玄铁剑柄击落梁上人影时,三枚淬着醉芙蓉的银针已钉入窗棂——正是谢寒川独门的梅影疏。

    第七拨探子了。沈昭容在奏折朱批处落下蝇头小楷,腕间玉镯磕着青瓷笔洗叮咚作响,突厥使团后日抵京,有些人倒比本相还急。

    溶溶月色漫过雕花槛窗,在她眉心凝成浅浅的川字。三日前太液池畔,萧景明执泥金扇挑起她鬓边碎发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那位风流蕴藉的东宫储君将西域贡来的夜光杯掷入池中,笑说要把太极宫三十六殿都系上红绸:待孤承了大统,定要昭容着十二章纹冕服,与朕共掌这锦绣河山。

    寅时三刻,沈昭容裹着狐裘登上观象台。苏玉竹配的安神香在袖中氤氲成雾,她望着紫微垣星象蹙眉。忽有沉香气息裹着暖意覆上肩头,回头正对上萧景明含笑的桃花眼,他指间还拈着半凋的绿牡丹。

    孤在曲江池畔等到露湿重衣。太子殿下将残花别在她云鬓间,突然压低声音:淮南节度使进献的二十车荔枝,木夹层里藏着三百藤甲兵。

    沈昭容退后半步,任由夜风吹散那缕旖旎沉香:殿下既已勘破玄机,何不直呈御前

    因为孤最爱看你执棋破局的模样。萧景明展开泥金扇面,山河为弈四个狂草在月光下泛着流金,犹记七年前骊山春猎,你用前朝《洛神赋》拓本换了崔中丞半局残棋,硬生生把立储诏书变成了朝野共识。

    贞观十三年冬,长安城落了十年来最大一场雪。沈昭容踩着卯时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时归凰简介 >四时归凰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