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后,我立刻将母亲的包袱连同自己准备的一些药材一起,托付给前往边关的商队。在信中,我详细描述了婚礼的盛况,却只字不提母亲的变化。明兰离家已久,我不能给她虚假的希望。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窗洒进卧房,我坐在梳妆台前,春桃正为我挽发。镜中的妇人头戴金丝狄髻,耳垂明月珰,已看不出当年柳家大小姐的青涩模样。嫁入县令府半年有余,我渐渐熟悉了为人妻、为人媳的规矩。

    少夫人,老爷夫人请您过去用早膳呢。门外小丫鬟轻声禀报。

    我微微颔首,抚了抚尚未显怀的腹部。前日郎中确诊我有喜时,公婆喜得当场赏了全府上下三个月月钱。夫君虽没说什么,但夜里悄悄塞给我一对和田玉镯,说是贺礼。

    膳厅里,公婆早已端坐。见我进来,婆婆竟破例起身相迎:快坐着,特意让厨房熬了燕窝粥,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可马虎不得。

    我受宠若惊地谢过,余光瞥见公公手里拿着一封信,信封上赫然盖着兵部的官印。

    梅儿啊,公公将信递给我,这是今早驿站送来的,说是给你。

    我心头一跳,那熟悉的潦草字迹分明是明兰的!自上次收到明兰的信已过去两月有余,我几乎日日派人去驿站打听。

    多谢公公。我强作镇定地接过信,却不敢当场拆阅。

    公公捋着胡须,意味深长地道:听闻你妹妹在边关又立新功兵部王大人前日来函,说朝廷有意擢升她为昭武校尉。

    我手中的银匙当啷一声掉在碗里。昭武校尉可是正六品武官,比许多科举出身的文官品级还高!

    婆婆忙打圆场:这是喜事啊!咱们家出了位女将军,说出去多有面子。她亲热地拍拍我的手,你如今有孕在身,更该高兴才是。

    我勉强笑笑,心里却翻江倒海。公婆态度的转变如此明显,半年前他们还因我有个从军的妹妹而颇有微词,如今却以明兰为荣。这官场世态,当真冷暖自知。

    回到房中,我迫不及待地拆开明兰的信。这封信比以往任何一封都要厚,足足写了三大张纸。

    大姐尊前:来信收悉,知姐姐婚事圆满,甚慰。末将现已正式授都尉衔,统领五百人马。张武升昭武校尉,我们已于上月成婚,杨将军主婚,简单却热闹。

    成婚二字让我手一抖。我的妹妹,就这样在边关嫁人了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甚至没有家人在场!

    继续往下读,明兰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

    大姐勿怪。边关将士婚嫁本就不拘常礼,何况我们早有婚约。当日只是简单拜了天地,连喜服都是借的。不过张武将他得的赏银全打了首饰给我,说是补上聘礼。

    信的第二页突然换了笔迹,雄浑有力却略显笨拙:大姐安好:小弟张武叩首。蒙杨将军做主,我与明兰已于上月完婚。边关简陋,未备六礼,实愧对柳家。待战事平息,必当补上三媒六聘...

    我的眼眶突然湿润。这个当初被母亲嫌弃粗鄙的猎户之子,如今已是正六品昭武校尉,却仍记得要给明兰补上正式的婚礼仪式。

    翻到第三页,明兰的字迹又回来了:

    大姐勿怪我们先斩后奏。实在是战事吃紧,杨将军说再不办婚事,下次出征就得分营而居。我想着既已有婚约,不如简单办了,也好了却一桩心事。

    我们的喜宴只有三样菜:炖马肉、烤饼和一坛浊酒。张武用战利品打了对银镯给我,我则送了他一件亲手缝的皮甲——大姐别笑,我的针线活如今可进步不少,至少不会把袖子缝死了。

    我笑着摇头,想象着明兰笨拙地穿针引线的模样。在柳府时,她连个香囊都绣不好,如今竟能缝制皮甲了!

    信的末尾,明兰的语气突然变得柔软:

    大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兰记事简介 >明兰记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