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长地笑着,如今朝廷最重军功,若真是一门双杰,那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我勉强应付了几句,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明兰的事竟已传到州府她信中明明说自己只是个书记,怎会被称作女将

    送走县令夫人后,我立刻回房给明兰写信,询问战报之事。信刚写完,母亲突然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封公文。

    你妹妹...母亲的声音有些发抖,你妹妹在边关做了什么

    我接过公文,是父亲从州府带回来的战报抄本。上面赫然写着:先锋营都尉柳明兰率百人夜袭敌营,烧粮草千石,斩首七十余级...

    柳明兰三个字像针一样刺进我的眼睛。我的妹妹,竟用了本名从军她不怕连累家族吗

    母亲跌坐在绣墩上,面色苍白:这丫头...这丫头是要害死全家啊!女子从军是大罪,若被朝廷知道...

    母亲!我握住她冰凉的手,战报上既用了明兰的本名,说明朝廷已经知晓,并未怪罪。您看,这里还写着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呢!

    母亲猛地抬头:功过相抵她立了什么功

    我指着战报末尾:这里说,因她献计破敌,杨将军特请朝廷宽宥其女扮男装之罪。

    母亲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愤怒中夹杂着一丝我从未见过的情绪。她颤抖着手指轻抚战报上明兰的名字,喃喃道:她什么时候...学了这些本事...

    大婚当日,我戴着祖传的翡翠镯子,却也偷偷将明兰的银镯藏在嫁衣袖中。梳头娘子为我开脸时,母亲在一旁默默垂泪。这本是嫁女的常情,可她的泪水却格外汹涌。

    母亲,女儿就嫁在了县里,随时能回来看您的。我安慰道。

    母亲摇头,突然抓住我的手:梅儿,你说兰儿...能活着回来吗

    我愣住了。这是母亲第一次主动提起明兰,还用如此亲昵的称呼

    能的,一定能。我将母亲的手贴在自己脸颊上,明兰聪明又坚强,您不知道她在信里...

    她给你写信了母亲急切地打断我,她...可好

    我从妆奁暗格中取出明兰的所有来信。母亲一封封抚过,却不敢拆开,只是反复摩挲着那些磨损的信封。

    我...我去给她准备些银两。母亲突然起身,匆匆离去,背影有些踉跄。

    花轿临门时,明菊突然扑进我怀里大哭。她才十五岁,却要在半年后嫁为人妇。明竹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父亲红光满面地接受宾客祝贺,丝毫看不出对明兰的担忧。

    拜堂时,我透过盖头的缝隙,看见县令大人对父亲格外客气,甚至亲自敬酒。酒过三巡,我隐约听见他说令爱在边关立了大功朝廷必有封赏之类的话。父亲的表情既困惑又尴尬,只能含糊应对。

    洞房花烛夜,新郎醉醺醺地掀开盖头,第一句话竟是:听说你妹妹在边关做了都尉我堂兄在兵部任职,说她的名字已经上了嘉奖名单。

    我心头一震,强作镇定:夫君听错了吧,我妹妹只是随军书记。

    县令之子意味深长地笑了:是么那为何杨将军的捷报中,专门提到女都尉柳明兰献计破敌之事

    我无言以对,只能低头掩饰眼中的震惊与骄傲。我的妹妹,竟然真的成了都尉!

    三朝回门时,母亲将我拉到内室,塞给我一个包袱:托人带给兰儿。有些银两,几件衣裳,还有...她声音哽咽了一下,我亲手绣的平安香囊。

    我打开包袱,里面除了银票和衣物,果然有一个精致的红色香囊,上面绣着平安二字,针脚细密匀称——这是母亲的手艺,她多年不拿针线了。

    母亲...我眼眶发热。

    母亲别过脸去:别说是我给的。就说是...是你准备的。

    回县令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兰记事简介 >明兰记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