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该存在的声音。

    林楠抓起壁炉旁的铁钳砸向传真机,迸射的火花中传来程小雨的尖叫。陈垣扑过去按住商人手腕时,闻到对方袖口飘出的苦杏仁味——这是氰化物接触皮肤后挥发的特征气味,三年前那个跳楼的患者遗书上也沾染着同样的气息。

    分配方案最终以暗投形式确定。陈垣将空白处方笺撕成六份时,注意到蒋正用记者证边缘蘸取壁炉灰烬。当苏晚把镜头对准投票箱,陈垣的余光瞥见许昭将胰岛素笔芯调转了180度。

    计票过程被突如其来的停电打断。程小雨点燃的美术生宣纸在黑暗中漂浮,火星组成的数字显示3号、7号、11号客房中选。林楠突然大笑:质数房号真是老套的心理暗示。但陈垣看得真切,当商人摸到11号房卡时,他的左手小指出现了不自然的痉挛。

    子夜时分,陈垣在3号客房发现墙纸背后的涂鸦。医用胶带拓印显示,那些用蜡笔绘制的眼睛图案与程小雨的绘画习惯惊人相似——所有瞳孔都偏向左侧,这是左利手作画的特征。而档案显示,真正考上美院的那个程小雨,是右利手。

    走廊传来重物拖拽声时,陈垣正用酒精棉擦拭眼镜。从门缝望去,蒋正拖着装满旧报纸的行李箱走向7号房,箱体在11号房门前的波斯地毯上留下转瞬即逝的压痕。当记者用房卡刷开隔壁房门时,陈垣的耳膜突然捕捉到微弱的齿轮转动声——这与他诊疗室里那个即将报废的自动给药机声响频率完全一致。

    许昭的胰岛素冷藏盒在凌晨四点发出警报。老教师摸索着起床时,陈垣透过通风口看到他把三支笔芯装进不同口袋。低温让玻璃表面凝满水珠,但其中一支笔芯的标签在潮湿环境下显露出双重影印——生产日期栏的墨迹晕染成2003和2023两个数字。

    苏晚的夜间监控录像显示,7号客房的门把手上半夜出现六次指纹叠加。当摄影师用光谱分析仪扫描时,陈垣注意到其中两组指纹间距异常——拇指与食指的张开角度超过90度,这是长期使用某种特定工具形成的肌肉记忆。

    传真机在黎明前吐出第三张纸。蒋正用打火机烘烤出模糊的人像轮廓,程小雨突然夺过纸张冲向洗手间。水流冲刷下,人脸逐渐溶解成建筑平面图,少女用止血带绑住手腕时,陈垣看到她手臂内侧的条形码纹身正在渗血——那是图书馆藏书编码的制式。

    暴雨在清晨减弱成细雨,陈垣在餐厅发现林楠正在用银质餐具测试食物。商人将餐刀插入黄油时,刀柄处的LOGO反射出两个重叠的字母C——这与度假村餐具供应商晨光的商标不符,却与三年前医疗事故死者姓氏缩写完全一致。

    当众人聚集在11号客房前,许昭用放大镜发现了门框处的细小刻痕。老教师用拓印纸复制的图案,正是程小雨施工日志上监理指印的螺旋纹路。蒋正突然举起拍立得照片:三天前这扇门的气密胶条还是完整的。

    林楠踹开房门的瞬间,陈垣闻到熟悉的福尔马林气味。在摇曳的手电光中,众人看到满墙贴着的旧报纸剪报,所有关于工程事故的报道都被圈出同一个名字——林振业,林楠父亲,1987年死于建筑坍塌事故的监理工程师。

    第三章

    苏晚的登山靴碾过满地碎玻璃,相机闪光灯在剪报墙上投出蛛网般的阴影。林楠的呼吸声在泛黄的《1987年建筑工程事故调查报告》复印件前变得粗重,他的拇指正死死按着父亲签名栏里那个褪色的林振业印章。

    令尊的死亡补偿金是六十八万。蒋正突然开口,打火机火苗舔舐着报纸边缘的卷角,但当年遇难者家属联名信显示实际到账金额只有...

    建材商的拳头擦着记者耳畔砸在墙面上,陈垣看到飞溅的血珠在剪报违规使用海砂的标题上晕染开来。这个瞬间的心理医生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患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日回廊简介 >十日回廊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