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个羊角辫小女孩站在三步开外的地方。

    晨光穿透她半透明的身体,在地上投下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影子。

    她手里攥着个褪色的布老虎——那是我五岁时丢在井边的玩具。

    姐姐。

    她歪着头,嘴角不再撕裂到耳根,我要走啦。

    有风吹过我们之间的空地,卷起几片纸钱灰。

    她踮起脚尖,把布老虎塞进我手里。

    触碰的瞬间,我听见井水翻涌的声音,看见二十年前那个雨夜——

    阿嬷跪在井边哭嚎,怀里抱着个浑身青紫的婴儿。

    三叔公往井里扔下三枚铜钱,而发烧的我被按在祠堂的地上,后颈烙下滚烫的印记......

    幻象散去时,小女孩的身影正在变淡。

    她朝我挥挥手,转身走向晨雾深处。

    在她消失的地方,躺着个褪色的红布包。

    里面是一缕用红绳缠着的胎发,和一张被水泡得发皱的照片:

    年轻的阿嬷抱着两个穿红袄的孩子站在井台边,一个在哭,一个在笑。

    远处传来摩托车的轰鸣。

    这次是真的村民,他惊疑不定地打量着我湿透的衣服:姑娘,你从哪来

    我张了张嘴,突然发现喉咙里那股腥甜消失了。

    低头看手心,那些诡异的红线也无影无踪,只剩下掌纹里嵌着的些许香灰。

    回城的客车摇摇晃晃启动时,我透过车窗看见井台边站着三个模糊的身影。

    高个子的女人牵着两个穿红袄的孩子,在阳光下像褪色的剪纸。

    背包突然动了动。

    掏出来的竟是那个本该消失的布娃娃——

    只是现在它变成了普通的玩偶,嘴角的线头松脱,露出里面发黄的棉絮。

    当客车转过山坳时,我终于听清了五岁的自己在幻象里说的话。

    那句话是:阿嬷,别哭。

    (全文完)

    后记

    村口的石碑上,那道被雷劈过的裂痕悄悄合拢了。

    有顽童在井台边捡到枚铜钱,阳光一照,上面乾隆通宝的字样清晰可见。

    至于那些在七月半夜里飘荡的童谣,如今只剩下老人们偶尔哄睡时哼唱的两句:

    月娘娘,白晃晃

    照得娃娃入梦乡......

    番外篇·绣鞋

    我是在整理阿嬷遗物时发现那只绣鞋的。

    红缎面已经褪成了暗褐色。

    鞋尖上两粒珍珠蒙着层阴翳,像死鱼的眼珠。

    鞋底沾着些暗红斑点,我鬼使神差地凑近闻了闻——

    不是朱砂,是陈年的血。

    这鞋不能留。

    三叔公的儿子站在门槛阴影里,手里攥着把生锈的剪刀。

    自从三叔公投井后。

    他就变得神神叨叨的,总说听见井里有人磨牙。

    当年那寡妇穿着这双鞋跳的井。

    他忽然压低声音,另一只还在井里拽人呢。

    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我捏着绣鞋的手指突然刺痛。

    低头看时,鞋帮内侧露出半截黄纸,上面用血画着古怪的符文。

    那是锁魂符。

    他突然夺过绣鞋往灶膛里扔,你阿嬷临死前塞进去的!

    火舌卷上绣鞋的瞬间,整间屋子骤然降温。

    灶膛里的火苗诡异地变成了青色,绣鞋在火焰中完好无损。

    反而渐渐渗出暗红的水渍,像在流血。

    ......井!

    男人突然惨叫一声冲出门去。

    我追到院门口时,正看见他疯狂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七月童谣简介 >七月童谣目录 >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