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她坚持了那么久,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像你一样。
林雨桐的眼泪无声地流淌。纪晓阳转向她,用拇指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所以我知道,我知道黑暗有多黑,也知道坚持到天亮需要多大的勇气。
他拿出手机,打开录音文件:听听这个。
钢琴声从手机扬声器中流淌出来,是一段全新的旋律,比《下一个天亮》更加深沉,却又蕴含着某种坚定的力量。
这是...
《给雨桐的安魂曲》,纪晓阳说,这几天写的。每次我不知道去哪找你时,就回来写一段。
林雨桐把脸埋进手掌,肩膀剧烈抖动。纪晓阳轻轻将她揽入怀中,感受她的泪水浸透他的衬衫。
会好的,他像哄孩子一样轻拍她的背,天总会亮的。
他们在长椅上坐了很久,直到阳光终于穿透厚厚的树冠,斑驳地洒在他们身上。
所以,你决定去茱莉亚了
心理咨询室里,林雨桐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窗外的梧桐树已经长出了新叶,绿得发亮。
周医生推了推眼镜:听起来你对此有复杂的感受。
林雨桐笑了笑:我现在能认出自己的复杂感受了,这就是进步,对吧
自从那次崩溃后,她更加积极地参与治疗,甚至开始尝试将抑郁经历写成一系列诗歌。令人意外的是,那组被校刊拒绝的作品被一位来访的出版社编辑看中,建议她扩展成一本诗集。
纪晓阳应该去,她继续说,他的才华需要更大的舞台。只是...
只是你担心自己周医生温和地问。
林雨桐点点头:我怕...回到没有他的黑夜。
但你现在的工具箱里已经有不少工具了,不是吗药物、治疗、写作...周医生微笑,还有音乐。
是啊,音乐。林雨桐想起昨天在琴房,纪晓阳兴奋地告诉她,他找到了一位专攻神经损伤康复的钢琴老师,已经开始针对性训练。
右手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恢复,他当时说,眼睛却亮得惊人,但老师说我可以用不同的指法弥补。
那一刻,林雨桐在他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曙光——不是假装伤痛不存在,而是带着伤痛依然前行。
离开咨询室,她发现纪晓阳正在楼下等她,身边停着一辆自行车。
今天天气好,骑车去河边怎么样他提议,我带了野餐。
林雨桐挑眉:你会骑车用右手
纪晓阳得意地晃了晃车把:改良过刹车系统,左手控制。上来试试
初夏的风拂过脸庞,林雨桐搂着纪晓阳的腰,感受着他背部肌肉的起伏。阳光、树影、花香,所有的感官输入都如此鲜明,与她抑郁时那种隔着一层玻璃看世界的感觉截然不同。
河边草地上,纪晓阳铺开野餐垫,拿出三明治和水果。吃到一半,他突然变得有些局促。
怎么了林雨桐问。
纪晓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给你的。
盒子里是一个银色的小哨子,做工精致,上面刻着一行小字:当你需要天亮时。
我查过了,银哨声能传得很远。纪晓阳解释道,我不在的时候,如果你...你知道的,就吹响它。哪怕隔着太平洋,我也会听到。
林雨桐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紧紧握住哨子,感受金属的冰凉触感:我会等你回来。
不是等待,纪晓阳纠正她,是共同前进,只是暂时在不同的地方。
他拿出吉他——最近他开始练习用左手按和弦——弹起一首新歌。简单的旋律,直白的歌词,关于梧桐树下的相遇,琴房里的晨光,以及两颗伤痕累累却依然跳动的心。
当唱到我想成为你的下一个天亮时,林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