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尖触到他眼下的淤青时,他突然抓住她的手腕:林夏,别对我这么好。窗外的雷声轰然炸响,雨水顺着便利店的玻璃蜿蜒成河,顾城松开手,仰头灌下一口酒,我和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林夏头上。她想起张明说过的话:你最近总魂不守舍,是因为顾城吗他那种人......此刻,顾城身上的雪松味混着酒气扑面而来,她突然发现,曾经那个在黑板报上画画的少年,眼底的光已经熄灭。
离高考还有六十天的时候,顾城彻底消失了。林夏望着他空荡荡的座位,第一次鼓起勇气翻开他的课桌。里面除了几本涂鸦满漫画的课本,还有一张泛黄的电影票根——那是她曾随口提过想看的文艺片。指尖抚过票根上模糊的日期,林夏的眼泪滴落在情侣座三个字上。
填报志愿的那一天,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气息。林夏站在公告栏前,目光扫过重点大学的招生简章,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顾城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背着破旧的双肩包,正在和几个男生打闹。他抬头看见林夏,笑容凝固在脸上。
听说你要去北方林夏先打破沉默。顾城点点头,踢开脚边的石子:那边有个乐队缺贝斯手。他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谈论的不是未来,而是明天的天气。林夏想说别放弃读书,想说我可以帮你复习,但最终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那是她一直没送出的最后一颗。
顾城盯着那颗糖,喉结动了动:还是这么幼稚。他接过糖的瞬间,林夏注意到他虎口处的结痂,像是打架留下的伤口。远处传来张明的喊声:林夏,该去交志愿表了!顾城的手猛地缩回去,糖掉在地上,滚进排水沟。
祝你......林夏刚开口,顾城已经转身离开。他的背影很快融入涌动的人群,校服后领上的蓝色颜料污渍格外刺眼——那是当初她不小心溅上的。直到人群散尽,林夏才弯腰捡起那颗沾满灰尘的糖,糖纸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光,像极了他们无疾而终的青春。
高考当天,林夏在考场外又看见了顾城。他倚着自行车,叼着烟,远远地望着她。当林夏想要走过去时,监考老师开始催促入场。等她再回头,只看见自行车车筐里躺着那颗糖,糖纸已经被烈日晒得发脆。
放榜那天,林夏以全省前五十的成绩被南方重点大学录取。她站在学校光荣榜前,听见身后传来议论:顾城连专科线都没过,听说去广州打工了。风卷起地上的传单,遮住了光荣榜上她的名字,林夏忽然想起黑板报最后一天,顾城说的那句明天,请我喝汽水吧。
大学新生报到的清晨,林夏收拾行李时,从日记本里掉出一张照片。那是拍黑板报那天,顾城仰头写字的侧影,阳光为他的轮廓镀上金边。照片背面,不知何时被人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你认真的样子,真好看。字迹被反复涂抹过,有些地方已经模糊不清,就像他们在时光里渐渐褪色的故事。
在开往大学的列车上,林夏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对不起,还有,谢谢你。她盯着手机屏幕,直到电量耗尽。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她将头抵在冰凉的玻璃上,看着自己的倒影与疾驰而过的山川树木重叠,终于明白,有些错过,从一开始就写好了结局。
时光的褶皱里,藏着未说出口的遗憾
五、重逢:揭开尘封的真相
大学四年,林夏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她穿梭在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用社团活动、学术竞赛填满每一个晨昏。当室友们谈论着恋爱与八卦时,她总在电脑前敲论文;假期别人结伴旅行,她就留在实验室做课题。只有在深夜,月光爬上宿舍窗台时,她才会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本泛黄的日记本,指尖抚过那些被泪水晕染的字迹,听着远处传来的火车鸣笛声,想起那个永远停留在十七岁夏天的少年。
毕业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