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试剂放入冷藏柜。玻璃门上倒映出身后的人影——女儿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泛黄的实验记录。
妈,这是你当年写的她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中间,夹着一张照片:二十岁的我站在实验台前,身后是年轻的陈默,他手里拿着的那支试管,编号正是XM-0923。
我摘下手套,轻轻合上记录本:有些过去,不值得记住。
窗外,医学院的新生们正排队进入标本馆。其中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抬头时眼里的光芒,像极了当年的林小雨。
第二十八章:归途
深秋的墓园里,落叶铺满了小路。
我将一束白玫瑰放在最新的一块墓碑前,上面刻着赵明阳的名字。身后传来脚步声,女儿穿着警服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
结案报告。她递给我,最后一批涉案人员全部落网。
风掀起纸袋的一角,露出里面泛黄的实验许可证——签发日期是我死亡的前一天,批准人签名处,是陈默工整的字迹。
第二十九章:标本
医学院百年庆典上,我作为荣誉院长致辞。台下掌声雷动时,我的目光却落在后排——那个扎马尾的女生正低头记笔记,她的实验报告上,画着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科学的意义,我看向玻璃展柜里的标本,不在于创造多少毁灭,而在于拯救多少生命。
散场时,女生突然追上来:季教授!我能请教一个问题吗她举起手中的笔记本,上面是XM-0923的分子结构图,这个构型,是不是可以改良成神经修复剂
第三十章:晨光
退休后的第一个清晨,我坐在花园里看报纸。头条新闻是《医药巨头季氏集团宣布新型神经修复药物进入临床阶段》,配图是女儿和研发团队的合影。
咖啡杯底压着一张老照片:二十岁的我站在实验室,身旁是穿着白大褂的陈默,我们中间摆着的培养皿里,是最初的XM-0923样本。
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照片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新的一天开始了。
(全文终)
后记
这个故事始于仇恨,终于救赎。所有因果在时光里循环往复,唯有生命永远向前。感谢每一位读者的陪伴,愿你们在现实中,永远不必经历这样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