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扬,顿时明白了什么。
李大人光临,蓬荜生辉。柳依依行了一礼,今日正讲《诗经》,请大人指教。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柳依依使出了浑身解数。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甚至当几位博士提出质疑时,也能对答如流。讲堂里的气氛从最初的紧张逐渐转为专注,连慕容斐都放下了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认真听了起来。
不错。课程结束时,李大人点了点头,不过女子为师,终究有违常理。这样吧,一个月后国子监将举行公开辩经,若柳先生能通过考验,便可继续任教;若不能...
他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确——通不过就卷铺盖走人。
学生谨遵大人安排。柳依依深深一揖,心中却如擂鼓。公开辩经是国子监最高级别的学术较量,对手都是成名已久的经学大家,她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子...
李大人一行离开后,讲堂里顿时炸开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有人同情,有人幸灾乐祸。
柳先生不必担忧。慕容斐不知何时走到了讲台前,声音只有她能听见,不过是辩经而已,以先生的才学,想必...不在话下。
他话虽如此,眼中却闪烁着狡黠的光。柳依依突然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他设计的。从昨日的冲突,到今日李大人的突然造访,都是慕容斐在背后推动。
多谢慕容公子关心。柳依依直视他的眼睛,妾身定不负所望。
慕容斐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看穿了自己的把戏却不动怒。他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转身离去。
接下来的日子,柳依依几乎住在了藏书阁。每天天不亮就去,夜深了才回。她要在一个月内重温所有经典,准备可能遇到的任何刁难。
这日深夜,柳依依抱着一摞竹简在灯下苦读,眼睛酸涩得几乎睁不开。突然,一阵脚步声从书架后传来。
谁柳依依警觉地抬头。这么晚了,藏书阁应该只有她一人。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阴影中走出——慕容斐。他手中捧着几卷竹简,看起来也是来查资料的。
柳先生这么用功慕容斐在她对面坐下,目光扫过她面前摊开的书籍,《尚书》注疏看来先生对辩经很重视。
柳依依没有接话,只是继续低头看书。她太累了,没精力再与他周旋。
出乎意料的是,慕容斐并没有继续嘲讽。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推过来一卷竹简:读读这个。颜师古的《尚书正义》,比你现在看的注疏更详尽。
柳依依惊讶地抬头,正对上慕容斐的眼睛。在昏黄的灯光下,那双平日里充满戏谑的眼睛竟显得格外认真。
为什么帮我柳依依没有接那卷竹简。
慕容斐耸耸肩:无聊而已。他站起身,却在离开前又回头道,西边第三个书架最上层有几卷关于西域乐舞的记录,或许对你有用。
柳依依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满心疑惑。等她真的找到那些西域文献时,更加惊讶了——这些冷门典籍明显经常被人翻阅,而借阅记录上最多的名字,正是慕容斐。
这个发现颠覆了柳依依对慕容斐的印象。原来他并非不学无术,而是对西域文化有着特别的兴趣。
几日后,柳依依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慕容斐的文章里引用了不少西域地理志的内容,见解独到。她忍不住在批注中写了几句关于龟兹乐舞的评论。
下次课上,慕容斐看她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下课后,他故意最后一个离开,在门口停住脚步:柳先生对西域也有研究
略知一二。柳依依整理着书卷,慕容公子文章中提到的大月氏与匈奴之战,妾身有些不同看法。
就这样,两人竟开始了一场关于西域历史的讨论。慕容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完全没了平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