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她攥紧梯子扶手,指甲几乎掐进木头里。墙缝里漏进的雨水顺着脚踝流进布鞋,凉得她打了个寒颤。不用了刘大哥,我自己能行。话刚出口,西墙传来轰的一声,半块土坯砸在她脚边,溅起的泥点甩在裤腿上,像谁泼了碗馊了的稀粥。

    刘富贵翻墙进来时,她正蹲在地上捡碎瓦。他伸手要拉她,她往后一躲,撞在湿漉漉的门框上。别碰我!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刘富贵的手悬在半空,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哼了声:不识好歹,老子还不是怕你娘俩被砸死。

    梅雨季节来得急,田里的棉花苗得了蚜虫病。李秀兰背着喷雾器去镇上买药,回来时在村口遇上刘富贵。他靠在老槐树上,手里转着根柳树枝,见她过来,故意把树枝扔在她脚边。妹子,这药劲儿大,要不哥帮你打他凑近了,酒气混着烟味扑面而来,你男人要是知道你这么累,该心疼死了。

    她加快脚步,喷雾器的铁带子硌得肩膀生疼。身后传来树枝断裂的声音,像极了去年冬天她掰断最后一根用来引火的槐树枝时的响动。路过李二婶家时,窗缝里飘出两句闲话:没男人的女人就是难,招蜂引蝶的,也不晓得自重。

    夜里给孩子洗澡,小芳指着她肩上的红印子问:娘,你肩膀上是不是长了她低头看见晒脱的皮翻着,像朵枯萎的月季。窗外的月亮被乌云遮住半张脸,就像刘富贵每次看她时,眼神里总藏着半明半暗的光。

    芒种那天,她在棉田里打药,突然听见田埂上传来脚步声。抬头看见刘富贵叉着腰站在那里,手里拎着个玻璃罐头,阳光透过玻璃,把里面的黄桃照得格外鲜艳。妹子,尝尝哥腌的桃罐头。他笑着蹲下,罐头搁在棉苗旁边,惊飞了两只正在吃蚜虫的瓢虫。

    她握着喷雾器的手沁出冷汗,农药的气味在高温里蒸腾,熏得人头晕。拿走,她咬牙说,再这样,我去村长家说道说道。刘富贵的脸色瞬间变了,罐头砰地摔在地上,玻璃碴混着桃汁渗进泥土,像一滩烂掉的心事。

    3

    村里妇女们的流言蜚语

    夏至未至,村里的流言却比暑气更早漫开。李秀兰去河边洗衣时,总能听见石头堆上传来压低的议论声,像一群躲在芦苇丛里的鸭子,呱呱声里带着刺。

    看见没刘老三昨儿给她家挑了两担水,桶底都快磨穿了。李二婶的嗓门像破了洞的风箱,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才多久,就勾上男人了。旁边的王大嫂跟着嗤笑:可不是,建军走的时候她哭哭啼啼的,转眼就把自家男人的裤腰带系松了。

    棒槌砸在青石板上的声音格外响,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李秀兰的袖口。她盯着木盆里丈夫的旧衬衫,领口的补丁是去年腊月缝的,针脚歪歪扭扭,那时她总想着等建军回来笑话她,如今这笑话却成了别人嘴里的谈资。

    端午节帮衬着村委会包粽子,她刚把两片苇叶叠成漏斗状,张会计的媳妇就凑过来,指尖戳着她刚填上的糯米:秀兰啊,不是我说你,男人在外头卖命挣钱,你可得守住自家门风。周围的妇女们都低头偷笑,苇叶在她们手里翻飞,像极了她们翻动的舌头。

    午后去镇上给孩子买文具,路过代销店时,听见店主跟人嘀咕:刘富贵昨儿来买雪花膏,说是给相好的。你们猜是谁几个赶集的婆娘挤眉弄眼:还能有谁,咱村里的孤雁呗。玻璃罐里的水果糖在阳光下发亮,像她们眼里闪烁的恶意。

    麦收后的晒谷场格外热闹,妇女们聚在一起择豆角。李秀兰刚蹲下,王大嫂就把装豆角的笸箩往旁边挪了挪,豆角叶上的绒毛蹭得她胳膊发痒。哎哟,李二婶突然指着她的脖子,秀兰你脖子上咋有红印子莫不是被野蚊子咬的众人哄笑起来,豆角的丝络在她们手里扯出长长的线,像扯不断的流言。

    夜里给小芳讲睡前故事,煤油灯的光晕里,女儿突然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守望田埂上的春天简介 >守望田埂上的春天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