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文字。有多久了自从商业化包装后,他收到的反馈全是关于造型、人设,很少有人真正讨论他的音乐本身。
但三百八十万...
我们可以众筹!韩东眼睛发亮,粉丝经济时代,只要有足够的支持者...
苏晴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违约金期限只有两周。她转向程远,你父母那边...
不可能。程远打断她。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医院护士,一辈子积蓄恐怕都不够这个数字的零头。他绝不会让父母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房间里陷入沉默,只有电脑风扇的嗡嗡声。程远走到窗前,楼下是城市永不熄灭的霓虹。半年前,他站在星耀大厦的落地窗前俯瞰这座城市时,曾天真地以为自己即将触摸到梦想。现在才明白,那不过是海市蜃楼。
我有个想法。苏晴突然说,沈教授。
程远和韩东同时转头看她。沈明,音乐学院副院长,国内古典音乐界的泰斗级人物,也是当年力挺初心乐队参加校园音乐节的伯乐。
校庆那天我看到他了,就坐在第一排。苏晴回忆道,他听《平凡起点》时一直在点头。
程远心跳加速:你是说...
沈教授在业界人脉很广,也许他能帮我们找到转机。
次日清晨,三人站在音乐学院那栋爬满常春藤的老楼前。程远抬头望着斑驳的石砖墙面,恍如隔世。四年前,他就是在这里的某间教室,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乐理知识。
程远真的是你!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程远转身,看到沈教授拎着公文包站在台阶下,银灰色的头发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教授...程远突然语塞,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
沈明微笑着打量三人:我猜你们是来找我的进来吧。
教授的办公室堆满了乐谱和书籍,窗台上的绿植长得郁郁葱葱。程远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椅上,将事情原委和盘托出。
沈明听完,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商业与艺术的永恒矛盾啊...他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相册,翻到某一页,看,这是三十年前的我。
照片上的年轻人站在简陋的舞台上,手握小提琴,眼神炽热。
那时我刚从维也纳留学回来,满脑子都是纯粹的音乐理想。第一次有人找我拍广告时,我觉得那是对艺术的亵渎。沈教授笑着摇头,后来才明白,商业不是艺术的敌人,失衡才是。
程远握紧拳头:但现在的情况是,公司完全控制了我的创作方向...
所以你需要找到平衡点。沈明合上相册,告诉我,程远,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程远看着那些光斑,想起地下室排练室里的灰尘在光束中跳舞的样子,想起第一次写出完整旋律时那种触电般的喜悦。
我想做能打动人的音乐,同时...也能靠音乐生活。他抬起头,不违背良心的那种。
沈教授点点头,从名片夹里取出一张递给程远:杨志,我的学生,现在经营一家小型音乐工作室。他那里设备不错,缺的是有才华的音乐人。
程远接过名片,上面印着声纳工作室的字样。
至于违约金...沈教授沉吟片刻,我认识星耀的几位董事。艺术家的成长需要空间,我会试着沟通。
离开教学楼时,程远的手机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看了校庆视频,《平凡起点》很棒。有兴趣聊聊合作吗——陈默,鲸云音乐内容总监
韩东凑过来一看,差点跳起来:鲸云!国内最大的独立音乐平台!程远,我们要转运了!
苏晴却盯着那条短信,眉头微蹙:这么快就有平台找上门...会不会太巧了
程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