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学生,他们抱着乐器或书本,脸上带着他曾经也有过的、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无论前方有什么在等待,至少此刻,他找回了选择的权利。
走吧,他对伙伴们说,去会会这位陈总监。
声纳工作室藏在城东一栋老厂房改造的文创园内。斑驳的红砖墙上涂鸦鲜艳,走廊里回荡着各间工作室传出的乐器声和调试设备的电子音。
就是这里。程远对照门牌号,停在了一扇漆成蓝色的铁门前。敲门后,一个扎着小辫子的男人探出头来。
程远男人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我是杨志,沈老师打过招呼了。进来吧!
工作室比想象中宽敞,分为录音区、控制室和一个小型休息区。设备不算最新,但保养得很好。墙上贴满了各色专辑封面和演出海报,其中几张程远认出是近几年颇受好评的独立音乐人作品。
沈老师说你们需要临时工作场地杨志递来三罐汽水,我这儿白天基本空着,晚上才有乐队来录音。
韩东已经好奇地摸着调音台:这设备可以啊!比我们大学时租的那破地下室强多了。
程远感激地看着杨志:租金怎么算我们现在...
沈老师的学生就是我的朋友。杨志摆摆手,头个月免费,等你们有收入了再谈分成。听说你们在和鲸云谈合作
苏晴惊讶地看了程远一眼,后者同样困惑:消息传得这么快
音乐圈就那么大。杨志笑着打开电脑,调出一个数据页面,《平凡起点》的现场视频在鲸云平台的播放量已经破五百万了,评论区炸锅一样。好几个音乐博主自发做了rea视频。
程远盯着屏幕上不断攀升的数字,喉咙发紧。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自己的音乐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
所以...韩东搓着手,鲸云那边什么条件
杨志耸耸肩:这得问陈默。不过他这人还算靠谱,至少尊重音乐人创作自由。他压低声音,比星耀强。
正说着,工作室的门被推开,一个穿深蓝色衬衫的男人走了进来。他约莫三十五岁上下,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
抱歉,会议结束得比预计晚。男人向程远伸出手,陈默。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陈默详细介绍了鲸云平台的运作模式和他们对初心乐队的规划。与星耀不同,鲸云不要求独家合约,音乐人保留作品版权,平台通过流量分成和商业合作获取收益。
我们注意到《平凡起点》引发的情感共鸣非常强烈。陈默调出数据分析图,这种真实、质朴的音乐表达正是当下市场稀缺的。鲸云可以帮你们建立直接连接听众的渠道,跳过传统唱片公司的中间环节。
程远仔细着合同条款,其中音乐人保留全部创作自主权这一条让他如释重负。苏晴则更关心收益分配细节,而韩东已经兴奋地和陈默讨论起推广计划。
有个问题。程远放下合同,我们和星耀还有合约纠纷...
陈默推了推眼镜:沈教授已经和星耀董事局通过电话。考虑到舆论压力和《平凡起点》的商业潜力,他们同意将违约金降至一百二十万,分期支付。
程远长舒一口气。虽然仍是笔巨款,但至少有了喘息空间。
如果签约鲸云,首张EP的预付金是五十万。陈默补充道,后续根据流量还有分成。
离开工作室时,夕阳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韩东迫不及待地计算着收入分配,苏晴却若有所思。
怎么了程远问。
太顺利了。苏晴咬着下唇,星耀突然让步,鲸云主动找上门,一切都像...
像天上掉馅饼韩东插嘴,因为我们值得啊!《平凡起点》的质量摆在那儿。
程远明白苏晴的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