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间劈开了我混沌的记忆。那个午后,那个画展,那个名字……和我脑海中那个模糊的片段重合了!
我心脏狂跳起来,指尖甚至有些发凉。我记得那个画展,是市里举办的一个青少年艺术作品展。我记得那幅画,挂在角落,画的是一片星空下的废墟,色调晦暗,笔触带着一种不属于那个年龄的沉重。当时的我,被旁边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作品吸引,觉得这幅画格格不入,于是口无遮拦地批评起来。旁边似乎还有大人在听,我甚至因为自己大胆的评论而有几分得意。
妈,我的声音有些发颤,你还记得这个画展吗这个叫‘小渊’的……
哦,有点印象,妈妈想了想,好像是哪个领导家的孩子,挺有天赋的,当时还得了个什么奖来着不过后来……好像就没怎么听说他画画了。
领导家的孩子莫辰渊的家境似乎确实不错……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心中疯狂滋长。我冲回房间,打开电脑,手指颤抖地搜索着几年前那个青少年画展的信息。信息不多,但还是被我找到了获奖名单和部分作品回顾。
在一张模糊的集体照里,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稚嫩,但那眉眼间的清冷和疏离感,
是少年时的莫辰渊!而获奖作品介绍里,赫然就有那幅《星空下的残响》,作者:莫辰渊。
轰的一声,我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真的是他。
那个被我用最无知、最刻薄的语言评价过的小渊,就是我此刻放在心尖上,连靠近都觉得亵渎的莫辰渊。
而妈妈说,他后来,就没怎么听说画画了……
是因为我吗
是因为我那句自以为是的、充满恶意的评价,让一个原本充满天赋的少年,放弃了他心爱的画笔吗
强烈的恐慌和愧疚感瞬间将我淹没。我瘫坐在椅子上,浑身冰冷。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他生命里的一粒尘埃,无关紧要,可以安心地躲在角落里仰望。可现在,我发现自己可能不是尘埃,而是一把无意中挥出的利刃,在他最意气风发的年纪,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我怎么能……我怎么敢……
暗恋的美好滤镜瞬间破碎,只剩下无地自容的羞耻和沉甸甸的罪恶感。我捂住脸,第一次如此痛恨自己的存在。那个曾经被我视为白月光的人,原来早就被我这颗尘埃玷污过。
我还有什么资格去喜欢他甚至,还有什么资格再出现在他面前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但我却感觉自己坠入了冰冷的深渊。
(三)靠近:荆棘与迷雾
负罪感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让我对莫辰渊的每一次注视都变得沉重而复杂。我不再仅仅是仰望他的光芒,更开始在他身上寻找过去的痕迹,寻找那道可能由我刻下的伤疤。
data-faype=pay_tag>
新学期,一门名为古典文献学概论的选修课,意外地将我和他拉近了距离。他是助教。当我在选课名单上看到他的名字时,心脏几乎停止跳动。逃避和靠近的念头在脑海里激烈交战,最终,一种混合着愧疚和想要了解更多的复杂情绪,让我留在了这门课上。
课堂上,我总是坐在最后排的角落,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莫辰渊站在讲台上,讲解那些枯燥的理论时,声音依旧清冷,但偶尔提及某个修复案例时,眼中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我注意到,他握着粉笔的手指,指节干净,却在指腹处有些薄茧,那是长期与纸张、工具打交道留下的印记。这双手,本该是握画笔的。
一次小组讨论,我们组负责整理一批民国时期的旧报纸。报纸脆弱不堪,稍有不慎就会碎裂。莫辰渊过来指导,他站在我们桌旁,俯身示范如何用竹起子轻轻分离粘连的纸页。他的呼吸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