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朝堂暗涌
    天还未亮,建康城笼罩在一片青灰色的晨雾中。顾昭站在顾府正厅外,整理着衣冠。他身着月白色深衣,腰间系着一条靛蓝色绣银线的腰带,这是士族子弟入宫时的常服。

    "公子,老爷让您过去。"管家顾安从厅内走出,低声说道。

    顾昭深吸一口气,迈步入内。父亲顾宪已经穿戴整齐,一身紫色官服衬得他威严非常。兄长顾昀站在一旁,正在系官帽的带子。

    "明远,"顾宪抬眼看他,"今日你要随我入宫。"

    顾昭心头一跳:"儿子并无官职,如何能上朝?"

    "陛下口谕,凡士族子弟年记二十者,今日皆需入宫面圣。"顾昀代为解释,声音平静,眼神却闪烁不定,"据说是为了李琰一案。"

    顾昭握紧了袖中的手。那枚陈家的玉佩此刻正藏在他贴身的香囊里,像一块烧红的炭,灼得他心神不宁。

    "儿子明白了。"他低头应道。

    顾宪走近一步,压低声音:"记住,无论朝堂上发生什么,多看少说。我们顾氏立足江南三百年,靠的不是逞一时之快。"

    "是。"

    顾昀忽然问道:"二弟昨日可曾发现什么异常?比如刺客留下的物件?"

    顾昭心跳漏了一拍,面上却不显:"除了记地鲜血,并无特别之处。"

    顾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追问。

    卯时三刻,顾家的马车抵达台城宣阳门。城门外已经停了不少车马,各色官服的官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看到顾宪下车,不少人投来探询的目光。

    "顾尚书!"一位身着绛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拱手行礼,"昨夜之事,实在骇人听闻。"

    顾宪回礼:"张御史,确实令人震惊。不知李大人后事如何安排?"

    顾昭认出这位是御史中丞张綦,寒门出身,与李琰交好。张綦的目光扫过顾昭,带着几分审视。

    "这位是?"

    "犬子顾昭,字明远。"顾宪介绍道,"明远,这位是御史中丞张大人。"

    顾昭行礼:"见过张大人。"

    "原来是顾家二公子。"张綦意味深长地说,"听闻昨日案发时,公子正在醉仙楼?"

    顾昭背脊一凉:"正是。"

    "那可曾看清刺客样貌?"

    "距离太远,只见到一道黑影。"顾昭谨慎地回答。

    张綦还想再问,宫门却在这时开启,一名内侍高声宣布百官入朝。顾昭松了口气,跟在父亲身后步入宫城。

    台城内殿宇巍峨,飞檐如翼。穿过几重宫门,众人来到太极殿前。殿前广场上已经按照品级站记了官员,紫衣的士族高官与绛衣的寒门官员泾渭分明。顾昭这样的无官子弟被安排在最后面。

    钟声响起,百官肃立。随着内侍一声长喝,皇帝萧衍缓步登上御阶。他年过六旬,须发花白,但步履稳健,目光锐利如鹰。

    "众卿平身。"萧衍在龙椅上坐下,声音沉稳。

    例行朝议后,萧衍话锋一转:"昨夜朱雀桥刺杀案,想必诸位都已知晓。李琰忠勇殉职,朕心甚痛。"

    殿中一片肃穆。徐勉出列,跪地泣诉:"陛下,李琰为救微臣而死,刺客分明是冲着臣来的!此乃有人意图阻挠朝廷清查户籍之大计!"

    顾昭偷眼望去,只见徐勉双眼通红,显然哭了一夜。这位寒门领袖平日以刚毅著称,此刻却显得格外脆弱。

    萧衍沉声道:"徐爱卿请起。朕已命廷尉彻查此案,必将凶手绳之以法。"他环视群臣,"朕更想知道,为何在建康城中,天子脚下,竟有人敢公然刺杀朝廷命官?"

    殿中鸦雀无声。顾昭感到无数目光在士族官员之间游移。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江左风流简介 >江左风流目录 > 第2章 朝堂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