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钟山秘档
钟山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水墨画卷。顾昭沿着樵夫小径攀行,汗水浸透了单薄的衣衫。远离建康城的喧嚣,山中只有鸟鸣与溪流声相伴。
转过一道山坳,眼前出现几间掩映在翠竹中的茅屋。这就是祖父顾雍晚年隐居的"听松庵",顾家少数人才知道的避世之所。
茅屋年久失修,门扉上积了厚厚一层灰。顾昭推开门,霉味扑面而来。屋内陈设简朴,一桌一椅一榻,墙上挂着已经褪色的山水画,书架上整齐排列着竹简和帛书。
顾昭轻抚书案,指尖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案上砚台中的墨早已干涸,但令人奇怪的是,笔架上那支狼毫笔却干净如新,似乎不久前还有人使用过。
"有人来过?"顾昭警觉地环顾四周,手不自觉地摸向靴中的匕首。
仔细检查后,屋内并无他人踪迹。顾昭稍稍安心,开始搜寻祖父可能留下的线索。他记得父亲曾提过,祖父临终前将一些重要文书藏在了听松庵。
书架上的典籍多是寻常读物,并无特别。顾昭移开几卷《庄子》,发现后面墙壁上有一块砖石松动。用力一推,砖石竟向内滑开,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中放着一个乌木匣子,上面挂着铜锁。顾昭试了几把随身带的钥匙都打不开,最后用匕首撬锁舌,才将匣子打开。
里面是一叠发黄的纸页,最上面那张写着《江左盟誓》三个大字。顾昭屏息细读,越读越是心惊。
这是三十年前,以祖父顾雍为首的江南士族与当时还是雍州刺史的萧衍缔结的秘密盟约。士族支持萧衍起兵夺取帝位,作为交换,萧衍承诺登基后保障士族特权,永不追究隐占户籍之事。
盟誓末尾,萧衍亲笔签名并加盖私印,而代表士族签名的正是顾雍。
"原来如此"顾昭喃喃自语。难怪皇帝近年来对士族步步紧逼,是要撕毁当年的约定。而祖父留下这份盟书,或许就是预见到了这一天。
继续翻看,下面是一封未送出的信,写给父亲顾宪的。信中祖父明确表示对萧衍的疑虑,认为其"鹰视狼顾,非守信之人",嘱咐顾宪早让准备。
最下面则是一本薄册子,记录着当年支持萧衍的士族名单及各自提供的兵力钱粮。顾昭粗略一算,竟有二十七家之多,几乎囊括了江南所有大族。
"这些若公之于众"顾昭心跳加速。皇帝背信弃义在先,士族完全有理由反抗。太子想必也知道这份盟誓的存在,所以才如此有信心与父皇对抗。
正当他思索间,窗外忽然传来枯枝断裂的声响。顾昭迅速合上匣子,闪身到窗边窥视。
竹林中,三个黑衣人正悄无声息地向茅屋靠近。他们手中钢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行动间显出训练有素的姿态。
"徐勉的人!"顾昭暗叫不好。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
没时间多想,顾昭将匣子塞入怀中,从后窗翻出。屋后是一片茂密竹林,穿过去就是山涧,若能渡过山涧,便可甩开追兵。
刚跑出几步,身后就传来厉喝:"在那里!追!"
顾昭不顾一切地向竹林深处奔去。竹枝抽打在脸上,划出细小的血痕。他听到追兵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忽然,前方竹丛中伸出一只手,将他猛地拉入一个隐蔽的凹洞。顾昭刚要挣扎,就闻到熟悉的兰花香。
"别出声。"陈琳琅压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今日穿着便于行动的胡服,头发束起,腰间别着一把短剑。
洞内空间狭小,两人几乎贴在一起。顾昭能感觉到陈琳琅急促的呼吸拂过自已颈侧,温热而湿润。
"你怎么"
"嘘——"陈琳琅捂住他的嘴,指了指外面。
三名黑衣人追至附近,四下张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