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血瓮哭丧
血瓮哭丧
苏青黛的桃木剑在雨幕中划出一道金光,剑尖挑着的黄符突然爆燃。火焰不是常见的橙红色,而是泛着青光的幽蓝,将扑到眼前的黑雾硬生生逼退三寸。
"蹲下!"
我后颈一凉,本能地屈膝低头。桃木剑擦着我发梢刺过,剑身传来"噗嗤"的入肉声。转头就看见个穿寿衣的老妪被钉在门板上,枯爪似的手指离我眼球不到十厘米。她咧开的嘴里没有舌头,黑洞洞的口腔中传出婴儿啼哭般的呜咽。
"这是哀煞的伥鬼!"苏青黛一脚踹开老妪,拽着我冲向院墙角的八角井。她旗袍下摆已被黑雾腐蚀出蛛网状破洞,露出小腿上诡异的青色刺符——那分明是道家的镇魂箓。
井沿冰得像块寒玉。我撑着井台正要翻越,右手突然被井绳缠住。原本腐朽的麻绳此刻泛着血光,绳结处睁开密密麻麻的黄色眼珠。苏青黛咬破中指往井绳上一抹,那些眼珠立刻渗出黑血,井里随即传来重物落水的闷响。
"你爷爷当年用这口井镇过欲煞。"她甩给我一把铜钱,"含在舌下,能暂时蒙蔽生人气息。"
铜钱入嘴的瞬间,整个世界突然安静。雨滴凝固在半空,槐树上吊着的人影停止晃动,连黑雾都像被按了暂停键。但这份寂静只持续了三次心跳的时间,紧接着所有陶瓮碎片同时震颤,发出高频的哭嚎声。
"快走!去阴阳巷!"苏青黛突然掏出一张人皮地图塞进我怀里。那地图触感像浸过油的丝绸,在我掌心微微搏动,仿佛有生命般指引着某个方向。
黑猫不知何时蹲在了墙头,它金瞳里倒映出的老宅正在扭曲变形。瓦片像融化的沥青般垂下,门框长出森白獠牙,我们刚刚逃出的阁楼窗口,此刻探出七个戴孝帽的人头,他们脖颈像橡皮筋般拉长,朝我们飘来。
我跟着黑猫冲进雨幕,身后传来木材断裂的巨响。回头时恰好看见祖父的牌位从堂屋飞出,不偏不倚砸在我脚边。牌位背面用血画着个倒置的八卦,中央太极鱼的位置嵌着块碎玉——与我脖子上挂的八卦玉坠材质一模一样。
"你本该在丙戌年重阳节出生。"苏青黛突然抓住我的玉坠,她指尖碰到太极鱼的刹那,玉中竟渗出暗红血丝,"林怀山用借阴寿的邪术,硬把你的生辰改到丁亥年谷雨。"
暴雨中浮现出无数萤火虫似的绿光,仔细看才发现是纸钱上的磷火。它们聚成一条飘忽的光带,指向镇子西头的废弃戏楼。黑猫跃上戏楼前的石狮,回头冲我们发出类似冷笑的嘶鸣。
戏楼牌匾上"永乐大戏院"的金漆早已斑驳,可门环却崭新得反常。我正要推门,苏青黛猛地拉住我:"别碰!那是阴司的鬼门环!"她掏出个犀角杯往门环上一扣,黄铜门环顿时锈迹斑斑,缝隙里爬出几十条红头蜈蚣。
门内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唱的是《目连救母》里"滑油山"一折。透过门缝,我看见戏台上站着个穿红衣的花旦,水袖翻飞间露出溃烂的手腕。她每唱一句,台下观众席的灯笼就亮起一盏,照出座位上密密麻麻的纸人。
"民国三十六年,这戏楼发生过火灾。"苏青黛的声音有些发抖,"当时在演酬神戏,七个角儿全烧死在台上"
她话音未落,戏台突然陷入黑暗。再亮起时,红衣花旦变成了七个,她们手捧陶瓮排成北斗七星状。我浑身血液瞬间冻结——那些陶瓮正是老宅照片里的七个血瓮!
最中间的花旦缓缓抬头,戏妆下的脸分明是年轻时的祖父。她(他?)朱唇轻启,发出的却是祖父苍老的声音:"风娃子,把玉坠放进太极鱼眼里"
我下意识摸向胸口,却发现玉坠不知何时已变得滚烫。戏台两侧的纸人突然齐刷刷转头,数百张惨白的脸对着我们露出诡异的微笑。苏青黛突然掏出个青铜铃铛猛摇,铃声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