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军工萌芽
工厂的产品,但可靠性和精准度都得到了前线战士的认可。
李云龙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同志们,我们太行山根据地的军工生产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从今往后,我们不仅能修复武器,还能自己制造武器!"
陈长安看着墙上贴着的生产统计表,上面记录着这几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总共修复枪支47支,自制步枪32支,仿制轻机枪2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是无数次失败与重来,更是老孙头那双布满烫伤和老茧的手。
一天傍晚,陈长安发现老孙头独自坐在山坡上,望着远处的群山出神。夕阳将老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独。
"想家了?"陈长安递过一袋旱烟。
老孙头摇摇头,接过烟袋深深吸了一口:"我在想汉阳厂的那些机器要是能有一台车床"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目光却依然望向远方,仿佛要看穿那重重山峦,看到更远的地方。
陈长安突然明白,老人心中装着的不仅是眼前这个简陋的兵工作坊,更是中国军工的未来。这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山风呼啸,吹动着矿洞口的火把。在这忽明忽暗的火光中,太行山根据地的军工事业,就这样在血与火的教训中,迈出了艰难而坚定的第一步。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