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泡面,嘴角泛起苦笑。现在的他,穿着麻衣住在宰相府,被当成刺客,还卷入了吐蕃的阴谋,这一切,比写代码复杂多了。
吱呀——
木门突然被推开,绿衣侍女端着一碗热汤进来,见他警惕的模样,低声道:我家小姐怕您饿,让我送碗莲子羹来。她放下碗,犹豫了一下,小姐说,明日若去大理寺,她会为您作证。
陈默点头致谢,看着侍女离去的背影,忽然想起林婉儿苏醒时的眼神——那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激,还有隐约的好奇。也许,这个开局的困境,正是他在这盛唐崛起的起点
窗外,更夫敲着梆子走过,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喊声在夜空中回荡。陈默喝了口莲子羹,温热的甜汤下肚,紧绷的神经稍松。明天,他将面对大理寺的盘问,面对林如海的试探,还有未知的刺客威胁。但此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困在996里的程序员,而是拥有现代知识的陈默,在这个波澜壮阔的盛唐,一切皆有可能。
莲子羹的热气氤氲中,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白天看到的长安城——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西市的胡商叫卖着葡萄美酒,酒肆里传来琵琶声。无论前方有多少危险,他都要活下去,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而这一晚,在宰相府的东厢房里,一个改变盛唐历史的传奇,正悄然拉开序幕。
第二章现代急救术震惊长安
卯时三刻,长安城的晨鼓刚响过三百声,陈默便被侍卫唤醒。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刺客袭击后,他只合眼小憩了两个时辰,眼下顶着青黑的眼圈,跟着穿绯色官服的林如海穿过九曲桥。晨光里的相府池塘漂着残荷,锦鲤在薄冰下游动,远处传来侍女们清扫落叶的簌簌声。
昨夜大理寺的人查过扬州户籍。林如海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丁未年秋闱的举子名册上,确有‘陈默’之名,扬州府学廪生,祖籍剑南道。他侧过脸,目光如刀,但据扬州驻京邸报,这位陈公子半月前已到长安,为何昨夜你会穿着破衣烂衫,出现在我府后巷
陈默心中一紧,原主的身份果然有破绽。他昨夜已经想过,若说自己失忆太过离奇,不如将计就计:回相爷,进京途中在潼关遭山匪劫杀,随从皆亡,在下侥幸逃脱,衣裳是向农户买的旧衣。这个解释半真半假,唐代潼关常有盗匪出没,官府虽设驿站,但独行举子遇劫的事屡见不鲜。
林如海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转身走向停在府门前的青油马车:上车吧,大理寺卿李大人想见你。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时,陈默掀开窗帘,看见晨雾中的长安城渐渐清晰——朱雀大街宽达百步,两侧槐树刚抽新芽,晨风中飘着胡饼的香气,货郎推着装满瓷器的独轮车,不时有戴幂篱的贵女乘牛车经过。
大理寺位于皇城西南角,朱漆大门前的石狮踩着绣球,台阶上布满青苔。陈默跟着林如海走进候审厅,只见堂中坐着个肥头大耳的官员,胸前补子绣着獬豸,正是大理寺卿李崇晦。
就是这小子李崇晦端起茶盏,茶沫子糊在胡子上,昨夜在相府闹得沸沸扬扬,说是什么救人的刺客他突然一拍惊堂木,按《唐律》,阑入官宅者,徒二年!你还有何话说
陈默不慌不忙跪下,余光瞥见堂下站着的仵作,腰间挂着《洗冤集录》的抄本:大人,昨夜在相府,小人见林小姐气绝,用‘心肺复苏术’救回她性命。此乃家传秘技,与刺客行径无关。
心肺复苏术李崇晦挑眉,看向林如海,林相,令爱可曾说起此事
确有其事。林婉儿从屏风后走出,今日换了鹅黄襦裙,腰间系着新配的丝绦,女儿当时喉间梗阻,是陈公子用掌心叩击背部,又以口对口之法渡气,才得以苏醒。她转向陈默,眼中闪过好奇,只是不知,这‘口对口渡气’,究竟是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