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后的清晨。李欣在整理古籍时,发现哈尼族曾有过驯养野象的记载,其中提到用某种树皮熬制的药水能治疗皮肤创伤。他们立刻进山寻找,在采药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那种罕见的树皮。当第一头骆驼的伤口开始愈合时,李欣激动地抱住张林,泪水沾湿了他的衣襟。
项目重新走上正轨,但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一家旅游公司提出高价收购骆驼项目的经营权,条件是将梯田改造成商业化的游乐场。张林和李欣坚决反对,他们组织村民召开大会,用数据和案例说明生态旅游的长远价值。
我们的梯田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李欣站在火塘前,眼神坚定,骆驼项目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哈尼文化的美。
张林在一旁补充西北生态旅游的经验,他粗犷的嗓音和李欣温柔却有力的话语,渐渐说服了村民。那晚散会后,李欣带他爬上山顶,月光下的梯田如万千明镜,映照着星空。
张林,谢谢你。李欣的声音很轻,你不仅带来了骆驼,更带来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勇气。
张林望着她被月光勾勒的侧脸,终于说出藏在心底的话:李欣,我想守护的,不只是这片梯田。
山风掠过,带来野姜花的香气。远处传来哈尼族的夜歌,在天地间久久回荡。这一刻,跨越山海的两颗心,终于找到了属于彼此的答案。
4
红河边的承诺
春节前夕,张林带着李欣回到西北。凛冽的寒风中,马场的员工们举着红色的绸带迎接他们。李欣穿着张林母亲留下的羊皮袄,在驼铃声中显得格外灵动。她好奇地抚摸马鬃,惊叹于雪原的辽阔,也被西北汉子们的热情所打动。
这丫头不错。马场的老伙计拍着张林的肩膀,能让你这个倔脾气定下心,不容易。
除夕夜,李欣跟着张林的婶子学包饺子。她包的饺子歪歪扭扭,却坚持要在每个饺子里藏一枚硬币。在我们红河,过年吃长街宴,吃到包钱的菜,就代表新一年有好运。她笑着说,眼睛弯成月牙。
当张林咬到硬币时,李欣比他还兴奋:快许愿!
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张林望着她,认真地说。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春节过后,李欣接到电话,文化中心因资金短缺面临关闭。她必须立刻返回红河处理善后事宜。临走前,张林将母亲的银镯子套在她腕上:等我处理完这边的事,就去红河找你。
回到红河的李欣日夜奔波,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她带着孩子们的画作和纪录片,拜访了无数文化机构。张林每天和她视频,看着她日渐消瘦,心疼不已。
要不,把马场卖了吧。某天深夜,张林突然说,我带着钱来红河,我们一起重建文化中心。
李欣坚决拒绝:那是你和你母亲的心血,我不能......
你就是我的心血。张林打断她,李欣,你守护着红河的文化,而我,想守护你。
一个月后,张林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他将马场交给得力的助手管理,带着精选的种马和骆驼,踏上了南下的路。当车队驶入红河时,李欣正在梯田边给孩子们上课。她看着尘土飞扬中出现的熟悉身影,泪水夺眶而出。
我把西北的风带来了,张林张开双臂,这次,换我扎根在这里。
他们在蘑菇房旁搭建了新的工作室,将西北的马文化与红河的梯田文化结合,开发出独特的研学课程。孩子们骑着骆驼穿梭在梯田间,学习绘制民族图腾;游客们跟着张林学习马术,听李欣讲述哈尼族的古老传说。
某个秋日的黄昏,张林牵着李欣的手,登上梯田最高处。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层层叠叠的稻田泛着金色的波浪。
李欣,你愿意嫁给我吗张林单膝跪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