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到我们手里了。
回到实验室,培育箱的荧光苗出现异常波动,光谱仪显示慕云素浓度骤降——与江逾白的血压曲线完全反向。林星眠盯着屏幕,忽然想起江以宁笔记里的警告:共生是双向的馈赠,也是双向的消耗。
深夜的标本馆,江逾白跪在地上整理姑姑的遗物,忽然发现檀木盒底层的信笺:致阿白,如果你遇见了像慕云那样的人,请告诉她,银杏的根系会记住所有爱过的人,就像星光会记住每片坠落的叶子。信末盖着模糊的银杏叶印,那是江以宁用自己的血清盖的章。
11
标本馆秘语(下)
2025年7月15日
星期六
雷阵雨
实验室的警报器在午夜响起时,林星眠正在给幼苗做抗汞测试。她冲进培养室,看见江逾白趴在地上,身旁是打翻的血清试管,荧光液体在地面画出扭曲的猎户座。他的手指还保持着抓握移液管的姿势,像在抓住最后一缕星光。
逾白!她的尖叫惊飞了窗外的麻雀。急救车的鸣笛与暴雨的轰鸣交织,林星眠握着他冰凉的手,发现他掌心的薄茧里嵌着片荧光碎屑——那是他白天偷偷提取血清时,试管炸裂留下的。
ICU的监护仪发出单调的蜂鸣,江逾白的胸口缠着电极片,像被无数银线捆住的星星。林星眠盯着屏幕上的心电图,波纹像极了1956年祖父的那份,也像1987年父亲的那份——三代人的心跳,终于在荧光光谱里重合。
标本馆的密道深处,林星眠发现了江以宁的最终报告:马凡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能激活银杏的Ginkgo1基因,产生‘慕云素’吸附重金属,但代价是加速主动脉纤维化。报告附页画着棵双头银杏,根系缠绕如DNA双螺旋,旁边写着:爱到极致,便是共生共死。
暴雨停歇的凌晨,江逾白在镇静剂作用下醒来,看见林星眠正在读他的笔记本,最新一页画着:两个小人在银杏根系里拥抱,周围漂浮着汞珠与星光,配文:我的时间不多了,但银杏的时间很长,长到能把我们的故事,刻进每圈年轮。
对不起,他的声音像浸了水的银杏叶,我不该瞒着你做血清提取。林星眠摇头,把他的手贴在自己脸上:该说对不起的是我,直到现在才明白,你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实验材料。她指着窗外的荧光苗,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明明灭灭,但你知道吗它们的荧光,是因为你的心跳还在。
晨光穿透ICU的窗帘,江逾白忽然笑了,指尖划过她手背的银杏叶纹身——那是昨天凌晨,她在急救室外用荧光笔临时画的,这样就算我看不见,也能通过你的皮肤,感受到星光。
标本馆的展柜在正午重新布置,江以宁的实验笔记旁,放上了林星眠新写的论文:《基于马凡综合征血清的银杏重金属吸附机制研究》。摘要页边角画着小小的双头银杏,根系处写着江以宁&周慕云江逾白&林星眠,像四道平行的星轨,在时光里彼此辉映。
离开标本馆时,暴雨再次降临。林星眠摸着口袋里的银杏叶胸针,荧光芯片在暗处自动亮起,投射出猎户座的星图——那是江逾白用最后的力气,在昏迷前为她调试好的。雨水打在标本馆的玻璃上,将星图与窗外的老银杏树重叠,仿佛两个时空的恋人,终于在雨幕中完成了跨越二十年的拥抱。
培育箱的温控仪在午夜恢复正常,林星眠在实验日志上写下:2025年7月15日,江逾白的心跳暂时平稳。标本馆的密道里,江以宁的银杏标本正在发芽,就像我们的爱情,在科学的土壤里,在命运的暴雨中,继续生长出带荧光的希望。
窗外,老银杏树的枝条在风雨中剧烈摇晃,新长出的荧光叶片却始终朝着ICU的方向。那些被暴雨打落的叶子,漂在积水中形成小小的星图,像在告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