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着,汞污染区的土壤样本里,检测出高浓度‘慕云素’,和我的血清活性成分完全一致。他的指尖划过泛黄的光谱图,嘴角扯出个苦涩的笑,原来姑姑早就知道,马凡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能激活银杏的重金属吸附基因。
林星眠盯着报告里的实验记录:1987年10月,用周慕云的血清处理银杏幼苗,根系汞吸附能力提升400%。树据旁画着小小的骷髅头,与江逾白最近在培育箱上贴的警示标签如出一辙。她忽然想起上个月在医院,听见医生说主动脉壁的异常荧光,可能与某种植物次生代谢物有关,此刻终于明白其中关联。
暴雨在标本馆的玻璃上织出银线,江逾白忽然剧烈咳嗽,不得不扶住展柜。林星眠看见他偷偷按向胸口的手,无名指根的青色比以往更深,像道逐渐凝固的汞痕。我们暂停实验吧。她按住他冰凉的手腕,血清提取太耗体力,你的心率已经120了。
不行。江逾白摇头,从口袋摸出银杏叶形状的镜子,对着光调整角度,在天花板投出猎户座的光斑,周教授在西北治沙时,用姑姑的方法种活了抗汞银杏,现在当地的孩子都叫它们‘星星树’。他说话时,光斑恰好落在展柜里江以宁的照片上,年轻的女科学家抱着银杏苗,笑得比阳光更灿烂。
深夜的实验室,离心机的轰鸣盖不住暴雨的咆哮。林星眠看着血清样本在离心管里分层,忽然发现荧光层的厚度与江逾白当天的运动量成正比——他下午搬了十盆幼苗,此刻荧光强度达到历史峰值,而他的心率,也在监护仪上画出陡峭的曲线。
星眠,江逾白躺在实验台上,望着天花板的荧光叶片投影,如果有天我像姑姑那样,把生命融进银杏的年轮,你要记得...他忽然咳嗽,指尖在床单上画出猎户座的轨迹,把我的血清样本编号025,和银杏苗的基因库放在一起,这样就算我不在了,它们也能继续吸附汞污染。
林星眠别过脸,假装看光谱仪数据,却看见屏幕上的曲线正在颤抖。她想起标本馆里江以宁的死亡记录:1990年12月24日,主动脉夹层破裂,年仅28岁——和江逾白现在的年龄,分秒不差。
10
标本馆秘语(中)
2025年7月1日
星期一
晴
心内科病房的窗帘滤过正午阳光,在江逾白的病号服上投下银杏叶的影子。林星眠数着吊瓶里的气泡,第27个时,听见他忽然说:其实我早就知道,‘慕云素’的提取会加速心脏负荷。他望着天花板的反光,像在看遥远的猎户座,就像银杏为了结果会耗尽养分,有些绽放,本来就是倒计时的开始。
床头柜上,银杏叶形状的电子钟显示14:23,与他脉搏监测仪的数字同步跳动。林星眠摸出他的遗言笔记本,最新一页画着:银杏叶包裹着猎户座,星星雨点般落在叶片上,旁边写着:当我的心跳变成光谱线,记得调成你喜欢的蓝色——那是我们初遇时,锥形瓶里硫酸铜的颜色。
下午的阳光斜切进病房,江逾白忽然指着窗外的老银杏树:看,新长出的荧光叶片在给幼苗遮阳。他说话时,护士进来换吊瓶,林星眠看见药袋上写着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剂量比上次增加了50%。
标本馆的密道在暴雨夜被意外发现。林星眠跟着江逾白钻进展柜后的暗格,手电筒光映出满墙的银杏叶标本,每片都标着年份与周慕云的地址:1988年敦煌、1989年格尔木、1990年腾格里——那是江以宁在生命最后三年,默默寄给恋人的平安信。
她知道自己等不到他回来,江逾白摸着1990年的标本,叶片背面用银粉写着慕云,我种的银杏开花了,所以把血清样本藏在标本里,希望他能继续研究。他忽然转身,手电筒光在他镜片上投出两个光斑,现在,这个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