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可她听哥哥这兴奋的声音,尽管什么都不懂,但是先高兴为敬。
我转头又把今天的遭遇和发现告诉了婆母,婆母听后却又忍不住劝道:纵然如此,你多存点体己钱也好。
娘,你放心,将来咱们不缺这点,等戎哥儿再大一点,我要送他去学堂读书,将来还要考状元,还要给你挣个诰命夫人,礼姐儿也要习字学习女工,成为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婆母听了我说得话心里难免五味杂陈一时间情绪上头,过来拉着我的手眼里含着泪哽咽着说不出话,只是更紧更紧的握着我的手。
说罢,我就去厨房做饭,毕竟难得吃一次肉,我可要亲自下厨。
五花肉先放在锅中把它煎得滋滋作响,瞬间就香气四溢,弥漫整个厨房。我细心翻炒,加入少许葱、姜、蒜、提味,小火焖煮的时候又加了一些香料。
我不时地用铲子轻轻按压肉块,让它们均匀受热,力求每一块肉都能锁住那满满的肉香。
厨房里,除了肉的香气,我倒入土豆又加入酱油,一下子厨房除了肉香还有一股酱香,两者交织在一起,勾得人口水直流。
戎哥儿和礼姐儿围在灶台旁,眼巴巴地望着锅中的肉,小脸上写满了对吃肉的渴望。
娘,肉什么时候好啊戎哥儿咽了咽口水,声音里都是迫不及待。礼姐儿也跟着点头,眼中闪烁着渴望。
我把红烧肉端出锅,婆母又炒了一个青菜,我今天买了
2
斤肉,足够全家人饱餐一顿。
娘,真好吃,这土豆吃起来也跟肉一样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肉。戎哥儿一边吃一边说,小小的人儿脸上挂着的全是满足。礼姐儿也吃得津津有味,斯斯文文的不像她哥哥那样情绪外放。
你喜欢吃,娘就天天做给你吃。
哪里能这样惯着孩子。婆母马上接话道。我知道她心里的顾虑,毕竟我不是戎哥儿和礼姐儿的亲娘,凡事有个度。她虽然希望我疼爱他们,可是人性都是自私的,这个通透的老太太宁愿我自己多为自己考虑一些,也不想将来我与孩子们之间生了怨怼!
娘,不用担心,我还有挣钱的法子呢,保证让咱们戎哥儿和礼姐儿顿顿都有肉吃。
婆母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仍轻叹道:你这孩子转过头又对戎哥儿严肃的说到:现在你日日有肉吃,有牛乳喝,日后你若是不好好读书,奶奶第一个罚你!
时光飞逝,就这样过了一年。期间我看婆母擅长做豆腐,便把做豆腐乳的手艺教给她。
她亲手制作的麻辣豆腐乳散发着浓郁香气,初尝时质地如凝脂覆雪般细腻。齿间萦绕的豆香层层绽放,先似新茶抽芽的清冽,转而化为陈酿开坛的馥郁。辣味不似烈焰灼人,恰如文火慢焙的桂皮,在喉间酝酿出绵长的甘韵。
婆母的豆腐乳成了镇里、村里的抢手货,一年能挣二两银子。在这个村里,一户农家一年嚼用也要不到二两银子,我们日子愈发宽裕。婆母对我更是言听计从,越发感激。
两个孩子越来越依赖我,视我如亲娘。戎哥儿不仅在我出摊的时候跟着我,回到家也是寸步不离。礼姐儿因为年纪小,加上是女孩子,我不愿让她随我摆摊,回到家后更是粘我到不行,睡觉也舍不得分开。
考虑到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戎哥也需要进学堂系统的学习,我计划在镇上租个小院,并提前与房东协商好未来有条件时买下房屋。村里土地在李幼安离开时已转租给同村的李九斤,年租金五百文。我们打算不收租金,条件是请他们帮忙照看老宅和耕地,每年送些新米作为回报即可。
4
将军归来的风波
就这样,我们全家搬去了镇上,租了一处宽敞的院子。连张婶儿都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