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们一起到了镇上,开启了我们新的副本。
李从戎,你给我下来,看老娘今天不打你!是的,我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现在这样。戎哥儿一溜烟躲到树上,探出头来扮鬼脸,礼姐儿咯咯笑着,拽着我的衣角求情。
data-faype=pay_tag>
娘我错了,你不打我我就下来。戎哥儿跟猴一样爬到树上躲避我的追打,还跟我讨价还价。这几年我对孩子们的好,两个孩子早已经把我当成亲生母亲,特别是礼姐儿,她没有亲生母亲和父亲的记忆,于是我便是她最信赖、最亲近的人。
当然戎哥儿也是,毕竟家里除了我和他阿奶,生母早逝,父亲又打仗去了从未归家,连书信都没有。他们在我这里找到了家的温暖,我也在他们的依赖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你怎么跟先生说的说娘教过你了,你就可以不用心学吗娘抛头露面白天挣钱,晚上回家还要辅导你和妹妹的功课,你阿奶整天磨豆花做豆腐乳,我们都是为了谁而你呢自大自满,不好好读书,你不知道天外有天吗
说着越说越气,想到我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书里,跑又跑不掉,在这里养李幼安老的还有小的,生怕一个不好,等李幼安回来我又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想着想着我便哭了。
戎哥儿见状马上从树上下来,把手伸到我面前:娘,别哭了,你打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戎哥儿害怕极了,没有父亲的家庭,我就是家里的大山,大事小事都是我一把抓,如今我伤心的流泪,他看着我比谁都难受。
礼姐儿也过来抱着我,一脸的担忧和心疼,小手轻轻拍着我的背,奶声奶气地说:娘,哥哥错了,哥哥不敢了。
经此一事,戎哥儿改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从此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真真是用功读书,像他说得他一定要考上状元,给我挣个诰命夫人回来。
只是让我想不到的是,戎哥儿在读书上实在是有几分天赋,常常能举一反三,先生也频频夸赞。早早的就取得了童生的身份,更是在今年乡试中一举夺魁,成了本朝年龄最小的解元,连知府都知道我们镇出了一个
11
岁的神童,派人送了五十两银子的贺礼。
而我正盘算着男主快带着女主回来了,这几年那种打了鸡血要好好带娃的劲头一下子蔫了。
戎哥儿和礼姐儿都看出了我的心事,变着方的哄我开心,甚至有些日子我因为疲懒没有摆摊。如今倒是不需要外出摆摊,我和婆母盘了一个铺子,一边帮人代写代读,一边卖豆腐乳。
儿子知道是儿子这些年累着母亲了。儿子认为可以买一个丫鬟回来供母亲差使。戎哥儿在我病床前手足无措地组织语言。他中了解元后,就不喊我娘了,开始文绉绉地称呼我为母亲,称呼他阿奶为祖母。我看着他少年老成的样子也懒得纠正他。
母亲,您身子要紧,家里的事我和礼姐儿能分担,您要是不放心还有祖母在呢。您就安心养病,儿子定不负您期望,考取功名,让您享清福。他眼中满是坚定,礼姐儿也点头附和,小脸上满是认真。我心头一暖,紧紧握住他们的手,心中暗想,将来若女主要害我,我的好大儿你们一定要护住我啊!
于是我便安心养病,若是有人要读信写信,礼姐儿这个小姑娘也开始为我分担,每天和婆母一同去开铺,若是没有人找她,她便在铺子练习写字或是女红,左邻右舍并不知道孩子们的身世,加之我们一家人总是和和美美,谁见了他们俩不夸一句孝顺,说我是个有福之人。
今天我正在整理家里的钱还有我的私房钱,这几年买了房子铺子,供戎哥儿读书,礼姐儿习字女红的花费后,家里的钱还剩十余两,加上知府送了五十两贺礼,现下就有了六十两银子,至于我的私房钱,则是从二两银子变成了